日本的“汉方大家”汤本求真为什么放弃西医而学中医?汤本求真,1901年,25岁,毕业于
日本的“汉方大家”汤本求真为什么放弃西医而学中医?汤本求真,1901年,25岁,毕业于金泽医学专科学校,开始了西医的行医生涯。开始供职于医院,后自己开诊所。1906年,汤本求真的长女患疫痢而死。作为西医生,看见女儿死去竟然无术医治,使他深受打击,精神几乎绝望“恨医之无术,中怀沮丧,涉月经时,精神几至溃乱”
“余少以亲命学医于金泽医学专门学校,明治三十四年卒业,旋供职医院,嗣复自设诊所,从事诊疗。
至明治四十三年长女以疫痢殇,恨医之无术,中怀沮丧,涉月经时,精神几至溃乱。偶读先师和田启十郎所着之《医界铁椎》,始发愤学中医。
经十有八年,其间虽流转四方,穷困备至,未尝稍易其志。
用力既久,渐有悟入,乃知此学虽旧,苟能抉其蕴奥而活用之,胜于今日之新法多矣。无如举世之人,竞以欧美新医相矜炫。中医之传,不绝如缕。此余所为日夜悼叹者也。
既以稍明此学,不忍终默,窃欲振而起之,故不揣浅陋撰为是书,以俟天下具眼之士。”
他对西医的信念动摇,一边治病,一边潜心学习中医。后来立志复兴日本汉方医学,1927-1928年间,陆续出版《皇汉医学》三卷,全书基本上是研究我国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为主,成为日本皇汉医学的一代宗师。
鲁迅,1936年,55岁,肺气肿卒,此前一直在日本朋友开的西医医院医治。
汤本求真,1930年,并广招弟子,开山立派,弘扬汉医。收徒大冢敬节(1900~1980)。
西医毕业的大冢敬节1930年2月拜汤本求真为师,在临床上去虚饰,重临床实际,在经方研究与运用方面具有相当造诣。
许多国人都受他影响,包括明国的许多中西汇通大家。现在很有名的黄煌也是学的这一派。
1972年9月,日本医师会授予大冢敬节“最高功勋奖”,奖励其为汉方医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1981年,汤本求真的纪念碑在兼六园旁的金泽神社内落成,以彰显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弘扬汉医做出的卓越贡献,他不仅在日本被誉为汉医复兴之父,而且被誉为中西医结合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