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动物农场,预言之书。

2023-08-29 10:34 作者:清和子夜  | 我要投稿

《动物庄园》(或《动物农场》)的作者乔治·奥威尔,据其自序中所陈述的,他的前中期创作生涯可以说不温不火,说的惨点像个小透明。

而他正是凭借《动物庄园》这本书才获得了关注,从而推动其创作《1984》。

很直白地讲,这本书结合历史的现实,狠狠地黑了一把一度跑偏的社会。

奥威尔的人生经历,他的所见所闻,影响他成为了一名社会主义者,所以他不怀疑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而是在怀疑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伪践行者。

整体故事情节很简单。

在老少校(一口猪)的精神引领下,庄园农场内的动物发起了革命,推翻了农场主琼斯的统治,动物们获得了短暂的平等自由的生活,不再做人类的奴隶。

呼吁动物平等的《七诫》,被视为动物们的最高法律法规。

而随着老少校的死去,接班人的两个猪领袖(拿破仑、雪球)的意见不统一,不和与决裂的苗头开始显露(对,这就是党派纷争)。

斗争的最后,以占据军事实力绝对优势的拿破仑驱逐雪球而告终(专制独裁上台)。

可是!拿破仑上台后都做了那些:

1.篡改历史:第一次抵抗人类反扑的牛棚战役中,雪球的功劳被抹杀。

窃取革命果实:收成并没有均分,而是由拿破仑支配,中饱私囊,功劳归功于一人。

2.划分阶级:强调猪和狗与普通动物的差异对待。

3.践踏法律:肆意修改《七诫》,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被拿破仑无视。

4.残害忠良:拳击手那匹老马的结局是很令人痛心的。

5.白色恐怖:洗牌,清扫异己,有嫌疑的一律当场处决。

当然了,书中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其他的。

比如说替换《英格兰的生灵》,压榨动物的价值等等,可以说再直白不过了。

故事最后的结局,就是拿破仑上升为人类的统治阶级,与琼斯相比,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单就故事而言,除了讽刺之外,其实也并不算有多出彩。

而让读者心满意足的,是出现的很多代表性的角色(说人物不太合适):

老驴子—本杰明

动物庄园中最长寿的智者。看透了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以及去向,因为他知道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这是出世者的心态。因为看透了没落的结局,本杰明没有因为动物起义的大获成功而欢欣雀跃,也没有因为残酷统治而绝望。他的一句话最为经典,“生活不会变得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会比现在差到哪儿去。”个人认为,本杰明其实就是作者的自比。

白马—莫利

莫利和雪球是仅有的两只逃离动物农场的动物。而相比雪球的被驱逐,莫利则是自己选择的离开。莫利习惯了人类的奴役,并且已经欣然接受了这种生活理念,所以当其它动物都在庆祝革命的成功时,莫利显得很不自在,格格不入。所以她选择了逃避,到其它地方继续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可以是那个千夫所指,但至少从她的角度而言,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老马—拳击手

动物庄园内劳动者的精神丰碑。用任何无私伟大的词汇来形容他都不为过,但他却又是命运最悲剧的。任劳任怨,用于担当,总是把最苦最累的活都揽在自己身上,不断地压榨着透支着自己的全部,这是他的伟大之处。而可悲的地方就在于,太容易被洗脑,有一种无知的忠诚,被人利用而全然不知。所以,当他倒下的那一刻,被送往屠宰场的结局并不意外,但依然会因为本杰明的反应而让人动容。拳击手是动物庄园里最可敬可爱的傻子了。

猪—雪球

雪球代表的是先进认知。他毕生追求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听上去很熟悉,是一个不太懂政治的科学家。读者可以看到他身上的浪漫主义色彩,然而作者就是让他血淋淋地败在现实面前,纵然他是正确的,但他最后也会淡出历史舞台,并且任由他人践踏自己曾经的价值和尊严。

绵羊群

最会打岔,最会混淆视听的群体。

代言猪—嘎吱

政权的代言人,巧舌如簧,能够轻易颠倒是非。

所以!

看到这儿,您还觉得这单纯是在黑那段过往的历史现实吗?

搁到现在,这又何尝不是明晃晃的现实。

如果!

把动物庄园比喻成一家小型创业公司,就再好解释不过了。

起初,大家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人生抱负走在一起,追求同一个目标。

而当团队搭建完成,业务正常运转之后,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自然而然的就会划分出阶级。

然后,团队内斗,跑马圈地,分帮派,立山头,在一番你死我活的对抗之后,留下来的一方就已经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了(书中的狗和猪为代表的统治阶级)。

一般很多公司挺不到剩下一方,基本两败俱伤就凉透了。

创业之初,团队对资本的态度是抵触多余爱的,因为除了需要靠资本维持生计,初创团队是不会对资本有其他的认同和感情的。

这是从没钱的角度出发的。

而当留存下来的一方发现自己也有一定的储备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资本时,似乎没人能扛得住这种诱惑……

资本研究如何利用人性。

社会研究如何克制人性。

但是?

好像?

人性就是这么不争气的东西……

动物农场,预言之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