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之光(五)|作家诗人书法家王伟(知止)力作
文/书法:王伟(知止)

中国历史上有个最野蛮的时期——大清朝,产生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丑陋的三大现象。
1、削发
金天会七年(1129年),金太宗对统治区内的成名下一道命令:“民禁汉服,削发不如式者,死!”从这以后,女真族的民众服饰和发饰实现统一。
2、缠足
清朝是女子缠足的顶峰,要求缠足的足尖越小越好,甚至一些满人女子也开始追风缠足。
3、太监文化
在中国几千年专制桎捁之下,中国人的自由意识被遏制了,知识分子所能做的要么歌功颂德,要么注释先人圣贤的文章,全然没有自己的主张,也没有了独立人格。如果说,奴性意识是一种被动的顺从的思维模式的话,“太监意识”无疑更胜一筹,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这种“主动”,却是一股邪恶势力的伸张,是对真理和正义的肆意歪曲。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专制制度一直在干着灭人欲、毁人性的勾当,造就了两个“极致”,一个是女人的小脚,另一个就是阉割了的太监,影响都极其深远。如果说女人小脚折射的是儒家理念里妇女的地位,那么太监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专制体制下扭曲的人性了。
上述现象与当今世界相比,我始终认为高跟鞋、黑丝袜、裙子等一定要比缠小脚更为高级,更为美丽性感,如此我们就应懂得文明与野蛮之异了。

改革开放是文明进步的唯一出路
康德的文明定义是很权威的,它指的是以“公民社会”为主体的国家制度,也就是现代民主制度。杰弗逊在1787年出版的著名启蒙读物《弗吉尼亚笔记》中认为:文明包括政治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把法律和权力分开的分权制度,后者是指与这个制度相应的思想教养。这样的认识至今仍是主流,文明的核心含义就是现代民主制度。
中华文明真要有出路,先得对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持开放态度,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就是打开国门,把西方文明科技引进来,好好消化,好好创新,融合共生,最终取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重丰收,所以改革开放是中国文明进步的唯一出路。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开放有二个文明的建设方向:一是物质文明,二是精神文明。
文明是全人类的向往。近一百多年以来,地球上除了局部零星的战争没有消失,人类的物质文明取得了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盛世,特别是全球化WTO以来,科技、知识、人类信息共享,飞机、手机、汽车、互联网等重要发明,将人类的物质文明推向了新的高峰。
所以,如果中华文明还有未来,一定是中华文明跟中东文明、西方文明会合起来,然后再次融合,实现文明升华的结果。换句话说,中华文明是要成为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区域发展的文明形态,是给人类带来福祉,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一大批哲学家与中国哲学家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的哲学观居然大部分惊人的一致,这个就是文明无国界,文明是人类生存发展之光。

不坚持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
中华文明的另一种未来可能是往回走,重回封闭。最近几年,这种重回封闭的状态非常明显,我们把西方说得一塌糊涂。这有点接近于1914年之后,梁启超去欧洲看过之后写的《欧游心影录》,对欧洲大失所望,我们现在就差一个有名人士写一本《新欧游心影录》了,这个心态非常糟糕。划出文明与野蛮的界线,比划分是他们的文明市场还是我们的文明市场更重要。把政治和观念(道德)的进步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看做文明的高层次元素,把技术与经济的进步看做制度与观念进步的产品,是文明的底层次元素。马克思把政治和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而把技术生产力在内的经济作为“基础”。中国学者是马克思主义底色的,从物质层面分析是特长,然而,恰恰在自己所长之处,很多学者也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邓小平曾经有个预测:中国可以在2050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邓小平是伟人,有超出常人的历史洞察力。根据中国的落后状况,邓小平还提出了“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以及“韬光养晦”等战略。然而,思想界不少人已经忘记了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刚刚吃了几天饱饭,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专门写预测文章,有的预测中国将在30年内超过美国,有预测只需要15年,还有预测到2020年就可以了;有的学者一直鼓吹“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最有效,将拯救世界;还有众多的网络文章不断地揭露美国穷人生活困难、纽约等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等等,这样的宣传让人觉得中国已成经济大国,与美国平起平坐并马上就要超过美国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人目前的生活水平仅相当于100年前的美国。如果对经济稍微有一些理解,就会认识到奥巴马不是在胡说八道。即便国内目前的统计学是可靠的,也不能以GDP总量来判断经济实力,它说明不了很多问题。早在清朝,中国的GDP就是世界第一了,但却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度。即便中国在十几年或几十年之后GDP超过美国,那也不说明中国赶上了美国。
即便是人均GDP,在衡量经济发展程度上也没那么重要,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家人均GDP都排在世界前面,但谁也不认为它们是经济发达国家。马克思从来没有把GDP纳入对文明的思考,那时候也没有这个概念。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的一个标准,只是二战后庸俗经济学的庸俗传统。在马克思那里,底层文明元素(经济基础)的核心是技术。
不可否认,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技术上有空前的提升,但目前的整体水平在国际上属于很低的,属于第四梯级。在几乎在所有工业领域包括钢铁冶炼,我们都落后于韩国一个技术梯级,而韩国也仅排在世界第三梯级。
这就是说,仅从文明的低层次元素来衡量,我们的道路也是十分遥远,还属于“野蛮”状态。如果从高层次元素来衡量,差距有多大就不好说了。因为文明的高层次元素不那么直观,容易遭到各种模糊和诡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尚处在模糊和诡辩阶段的民族精神,必定是缺乏理性之光的,是昏暗的。

文明发展的最大状态是跟野蛮划清界限。文野界限,从政治立规上说,有三点。第一,把人当人来看待,而不把人当手段来对待;第二,权力必须规范、平和、有序交接,约束政治上的权力滥用。第三,允许言论自由,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个声音,这就不是社会本身。
老子的文明主张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及文明之巅,集真美之合。
纵然人类野蛮生长,战争与杀戮永远存在,但文明却是人类共同的向往,文明如日月星辰,是人类不死的光芒。

作者简介
王伟(知止),著名书法家,作家,诗人,房地产CEO。
心有八爱:写字,码文,插花,登山,玩茶,收藏,舞者,厨艺。
自幼学诗习书,饱读古今经典,以苏东坡为偶像,以王羲之为榜样,将有趣灵魂落于文字,将魏晋风华融于笔墨,作品满含蜀风雅韵,尽展云天襟怀。
代表作:《珠峰赋》《贤才赋》《英雄论》《巴渝大地赋》《西蜀记》《昆仑山赋》《长江赋》《秦岭赋》《易经与书法》《书赋》《酒赋》《茶赋》《云南赋》《温州赋》《中文赋》《千年孤独,高山仰止——纪念苏轼逝世921年》《吊东坡赋并歌》《人间逍遥是庄子》《人间有趣王小波》等。曾出版作品集《白昼之光》《明月清风》《中国当代作家精选》等,发表诗文几百万字。

诗观:思想是文章的母亲,哲学是文章的近邻,境界是文章的灵魂,张力是文章的生命力。有天地正气,有爱的力量,有温度的生命,有氧气的文字,有深刻的思考,于虚无的内心种植芳香,苟且而深情。书法观:书法,骨子里的中国艺术。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为书写注入生命的意义,于灵魂深处铺开时光,笔墨穿行,长河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