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定力差?身心没有合一?你属于哪一种?
前一阵子单位组织了体检,有个同事三四十岁,血糖指标有点高(空腹血糖六点多),他也知道自己的血糖高,平时也有吃一些治疗血糖高的药物。还有另外一个同事的母亲七八十岁了,也是血糖指标高(空腹血糖七点多)。
昨天我专门问了一个做糖尿病治疗的朋友,血糖高应该怎么办?朋友询问了我一些具体情况,然后告诉我七八十岁的那位老人血糖指标应该不能算是高,毕竟年纪大了;三四十岁的那个同事应该注意了。
关于血糖,如果指标不是高得离谱,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的方式缓解,控制饮食的话至少要保证晚上8点之后不进食,尤其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期间我不懂碳水化合物指的是什么,还专门问了朋友什么是碳水化合物,朋友说,就是米饭、馒头类的主食。运动方面要确保出汗才能算是有效的运动,如果只是简单的走走路、散散步,没有出汗,还不算是缓解血糖的有效运动。
好了,下面看重点。
我写下这段文字并不是说怎样缓解血糖高,我不是专业的医生,不知道该怎么样有效的缓解血糖。
我把朋友说的控制饮食和有效运动这个方法告诉给我的同事,他听到我说的这些之后说:我知道应该控制饮食,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也知道应该加强锻炼,但就是不想动。如果我能管住嘴,迈开腿的话,我就不吃降血糖的药了。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说的好像也没错,有很多时候,我也是这样,明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往往实际实施的时候就成了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停不下来。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行为呢?应该也有不少人会有这样的行为吧?我没有做过调查,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属于这种情况的。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明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往往实际实施的时候就成了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停不下来”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请教了一些朋友,得到的答案有很多种,我归纳了一下,有这样三种:
第一种认为是:理智与情感,有时候情感战胜了理智,就做了理智上不该做的事。
第二种认为是:定力差。
第三种认为是:人的身体与心灵没有融合为一体,身体有本能的惯性,心灵有灵性,但是,身体本身的惯性或者惰性太大,而心灵的灵性较弱,无法引领身体。
感觉先只能写到这里了,我个人感觉这三点应该实际应该是一个根本原因,只不过是三个表现形式,而这个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我还没有发现。我想发现了根本原因之后是不是就能有效的解决这种“明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往往实际实施的时候就成了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停不下来”问题了呢?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想,关键还是看每个人自己,你想怎么样?你决定怎么样?然后为此你做了哪些?你坚持了哪些?你积累了什么?这些都是一连串的,也是层层递进的。
最后,我总结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切本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朋友有什么想法,可以评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