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现代化新农村的底色 |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作者齐润艳,笔名轻舞。80后。内蒙古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绿风》《诗选刊》《散文诗》《中国汉诗》《零度诗刊》《长河副刊》《科尔沁文学》等刊物。有诗歌作品入选《青年诗歌年鉴》(2021卷)。
红色小镇
在东风镇
红干椒爬上路灯
呼喊这块土地火辣辣的小名
那红,是东方红,椒都红,红旗红
是一抹靓丽的中国红
这里的风舒展着旗帜
也卷走了浮沙
沙土下,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重现
铮铮铁骨纵横
将军紧握的青铜剑
贴近胸口
一个朝代,随着一声马嘶
沁入一个个陶罐
沁入说书人手里的醒木
在“啪”的一声拍案后
古榆越来越老
说书人的长袍不知何时
已经换成了中山装
小镇在大漠的魂魄里雄浑
演绎的故事跌宕起伏,层出不穷
只有红色,一直延续,
一直传承

风过之处
风,吹过羊草小镇
像被谁翻动了大地的经文
一页一页大自然执笔写下的浩瀚
起伏在这片没有岸的绿海
诱惑着阳光撒下碎金
落在颤巍巍的草尖上
向天空展示浩荡
这浩荡里有新时代农人黝黑的脸
有现代化机器作业的轰鸣
有牛羊休闲在夕阳下的剪影
有“把经济效益带走,绿色生态留下”的企业理念
这是现代化新农村的底色
也是老百姓心底的温度
生活一次次让我们握紧双拳
奔向康庄的锦绣路,没有捷径可走
科技支撑的力量是开拓,是创新,是奋进
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经》写出了春耕劳动的欢快与繁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产业的重要性,更饱含哲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内核与精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畏艰辛的劳动情景至今举目可见。弘扬、传承、创新农村诗词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活动合作及咨询
邮 箱:snhzzx2022@163.com
电 话:010-82101821
136 7115 894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0号4号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802室
编辑 | 杨柳依 邵蕴美
审核 | 刘夏 徐诗博
责编 | 冯慧
监审 | 尹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