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邦:成长、修炼,就是跨过《天道》中5种不同等级阶层的过程!
年轻时,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出生、 家庭背景、个人努力、智商、运气的不同造成的。
直到看了《天道》这部电视剧,又看了《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这才觉得最大的差别,其实是人的认知、思维模式的不同。

电视剧《天道》是根据《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改编的,这两个名字都很有含义的,我的理解是:
“天道”,就是天下万物变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书中所讲的强势文化,就是实事求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
“遥远的救世主”,就是救世主永远在远方,遥不可及,救世主永远帮不了你。书中所讲的弱势文章,就是依赖强者,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就是期望有救世主帮助的文化。
两者是一体两面,一个正向,一个负向,强调的位面不同而已。
01
书中明确表示人就是有等级阶层之分的,并通过书中人物韩楚风之口说出来:“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韩楚风、丁元英,他们是社会上层的精英阶层,他们明白等级的存在。那么这个等级到底有几层呢?整理了一下,我觉得至少有五层:
一层:处于等级最底层的,代表就是期盼救世主出现的王庙村村民;
二层:代表人物是懂得借他人之手办事的刘冰、叶晓明,以及强取豪夺的强盗王明阳、黄福海;
三层:再高一级,是不走寻常路的欧阳雪;
四层:更高一级,是懂得抓紧机会换圈子的肖亚文、冯世杰;
五层:最后就是懂得实事求是的韩楚风、丁元英,当然韩楚风的段位明显要比丁元英低,毕竟很多事情,他都要去请教丁。
02
前面说了,处于最高层的韩、丁,他们是看得到等级的存在的,他们也会照顾下面层级的人的感受与尊严。
那么其他层对下一层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书中有处于第二层的刘冰,对处于第一层的他的父亲和邻居的看法的描述:
楼前的麻将局还在继续,只是树上多了两盏灯,两盏灯下摆了三桌麻将,其中一桌就有刘冰的父亲和几个退休的邻居,他们打得热火朝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激烈的争吵,参战的人因为谁出了不该出的牌争吵,观战的人讥笑他人手臭也争吵。 刘冰不喜欢打麻将,那东西太闹,没品位。他尤其对麻将桌上的摔牌看不惯,出牌就出牌嘛,何必非要摔牌?摔得跟说书先生拍醒木一样响亮,好像摔得不响就不足以显示牌技的高超。 刘冰既羡慕他们又为他们感到悲哀,羡慕的是他们不必计较面子、名分,一个个活得轻松自在。悲哀的是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赚来的仅仅是衣食温饱,他们似乎不知道还有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存在,还有高雅和荣耀的存在。
为什么把这个拎出来?
因为我以前对我父母也有类似的看法,我也觉得这些天天麻将的人没有一点追求,没体验过更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确挺可悲。
显然,我的这种看法,就是对文化的无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不够了解造成的。
也可以说在思想上,我当时就是处于和刘冰处于同一层级。
而决定我们处于哪一个层级的根本要素,不是出身、不是学历、不是财富,而是文化属性。
03
所谓文化属性,就是指一群人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它是一种受大环境影响,深埋在潜意识里的力量。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底色,形成了对所有事物价值观的判断依据。
而以上五个层级所出现的高低优劣,说到底就是受到相对应的文化的影响:
第一层:
王庙村一贫如洗村民,是受“宿命论”的文化影响,这类人会认为 你是什么命,早已命中注定!需要救世主来拯救自己,就像丁元英在王庙村股东大会上,有村民说的:“丁哥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第二层:
可以分为两拔人,一类是想借他人之手快速发财的刘冰、叶晓明,一类是想靠强取豪夺的王明阳、黄福海。两者表面有很大不同,但都属于违背规律,想要破格获取的文化。
第三层:
是见路不走的欧阳雪。所谓见路不走,就是不轻易相信任何人,不迷信他人成功的经验,不会单纯地沿着前人的脚步走,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比如在遇到对手起诉,公司很可能要破产,作为股东的刘冰、叶晓明等要退出时,她虽然也觉得有很大破产风险,但还是坚定地选择相信丁元英。
第四层:
是懂得圈子重要性的肖亚文、冯世杰;尤其是肖亚文,她本身是丁元英的助理,公司解散后,她为了不与丁元英断了联系,她可花了不少心思。
关于丁元英,肖亚文曾说:“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
第五层:
就是丁元英、韩楚风,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就是他们这类人遵从的思想思维。
04
这种等级阶层能不能破?我觉得可以破,但对部分人是很有难度的。
按前面所说,阶层的本质是人的思想被某种文化所禁锢。
要突破的话,当然需要从学习、从见识、从体验入手,当各种新思想、新理念闯入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带来与以往不同的感受,给生活带来新气象时,新的思考与反思也必然会产生。
那么原先禁锢我们的文化,就有可能松动。通过反复的试错与验证,我们就可能破开这禁锢,接受另一种文化的洗礼。
当然,这里要排除掉那些固执己见,冥顽不灵的人。他们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尝试,这种人真没办法。
那么从一个阶层跨越到更上一层的阶层,有什么风险吗?
有的,如果没有摆脱原有文化的束缚,就冒然跨入另一个阶层,是有风险,而且往往非常危险。
韩楚风是这么说的:“这盘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扒着井沿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那就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儿。”
意思是像刘冰、叶晓明这类受着弱势文化控制的人,看到更高一层的真相,可能会变得更加痛苦。
而丁元英说:“允许几个股东去扒井沿儿,能不能爬上来取决于他们自己。”
刘冰是扒着井沿儿看了一眼,最后他是跳楼死了。
05
话又说回来,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这个等级阶层的跨越也完全可以实现。
我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就破除过文化的禁锢,只是不自知而已。
比如我们从小受父母思想的熏陶,而有的父母就是信命,他们会给孩子传递宿命论的思想。
但上学之后或出了社会,我们远离父母,接受更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但如果由于没人指导,你又缺少社会阅历,那么往往又会走到第二层中那种想快速发财,或者偷盗文化的陷阱。
再然后在受过很多创伤教训之后,会出现一个分叉,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还是父母说的对,都是命,干脆躺平,放弃挣扎。
还有人会屡败屡败,吸取教训,因而进入到第三第四层,他们学会了相信自己,见路不走,又或者懂得更换圈子,去扩大自己的见识,增强自己的能力。
最后真正牛逼的人,就会修炼到遵从规律、实事求是的第五层境界。
所以,归根结底,人的成长与修炼,就是不断跨过这5种不同等级阶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