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背与刀刃
A:“您好,请问您愿意参加以‘人因科技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为主题进行的采访活动吗?” B:“主题真庞大呀,参与讨论是我的荣幸。” A:“我们现在就开始主题讨论,技术对您生活的影响大吗?” B:“科技塑造了生活生活方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A:“可以分享一下,科技发展得以让您更好地掌握时间的例子吗?” B:“科技进步带来的最直观变化是延伸了人的操作工具。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洗衣机浣洗衣物,不仅解放了双手,浣洗效率也更高;使用现代化的厨具将烹饪食材提前放入厨具中,远程操控烹饪,下班后可以直接吃到热腾腾的饭食。进一步延伸,比例晚上购物,我们操作购物APP,完成下单、付款、收货就可以在家等待物品上门,不需要到商店、购物中心就可以挑选、购买商品。” A:“可以理解为科技进步重塑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最大化利用时间成为可能吗?” B:“是的。” A:“您怎样看待有的人因科技发展成为时间的仆人?” B:“用两个不太恰当的词来形容原因: ‘自律’与‘他律’。” A:“要怎样理解这两个词?” B:“‘自律’与常规含义一致,指因缺少自我控制能力而成为时间的仆人。科技进步极大丰富了个人的娱乐生活。诺贝尔经济学者阿玛蒂亚森在其学术著作中,论述过贫困地区的人民,有了一定闲余的金钱时,最先做的事不是投于社会再生产以获取更多的金钱;不是用于建造房屋以投资于固定资产,而是购买电视机。剖析原因,归结为对惊喜、意外等娱乐的追求,同时也是对平淡无奇生活的软性抵抗。阿玛蒂亚森认为购买电视剧的行为与贫困地区人民‘伤筋动骨’式大肆操办举办婚礼与葬礼的习俗是一脉相承的。对‘刺激’‘意外’等娱乐的追求,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科技发展带来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多类型、多题材的娱乐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若无强大的自控能力,极易成为娱乐产品的奴隶,沦为科技发展的仆人。” A:“要怎样‘他律’呢?” B:“‘他律’可以理解为外在事务带来的桎梏、约束。科技发展理论上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给予个人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但是科技便利同样为工作侵占个人生活时间提供了便利。微信传递信息、传送文件、汇报工作减少了沟通成本,但也让随时随地回复信息、处理工作成为常态。下班离开办公室并不意味着一天工作的结束,工作随时上门,精神时刻紧绷,难以放松。从工作维度看,科技给来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社会制度规则难以跟上科技的发展速度,回复效率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事项、更多的工作。” A:“科技是双刃剑,在便利与桎梏共存的情况下,您能感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幸福吗?” B:“技术进步确实便利了日常生产与生活,就我个人来说,幸福感并不高。” A:“您能详细说明一下幸福感不高的原因吗?是因为工作压力导致的焦虑吗?例如,现在您并没有上班,思维还沉浸在工作中,所以压力比较大?” B:“按照书面的规章制度,现在的我确实可以休息,但是我能不能休息并不完全由我支配。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不确定性带来的机遇,所谓“乱世出英雄,盛世出庸吏”“危机中育生机,变局中开新局”等词句,都在强调“变”带来的机遇,但是‘变’中应该有能把握的‘不变’的东西,个人生活时刻为工作让路,我认为任何人都不会觉得幸福感高。 A:“您认为应该这样破局,改变这种现状吗?” B:“提高自律能力。多阅读、多思考、多观察、体验不同的事物、经历不同的事项,扩大视野,不要在信息茧房中摇头换脑、自娱自乐。规范‘他律’”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需要出台一系列配套的社会制度,保护个人权益,在制度真空转态,个人权益更加难以保障,联系这几年频繁出现的‘卷’、‘内卷’等热词,劳动者如何诉说自己的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是整个国家、社会、成千上万的劳动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人人都想搭便车,结果只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喝’,身处时代洪流中,任何人都无法独断其身。” A:“在社会大环境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您认为个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他律’。” B:“这个问题庄子在《庖丁解牛》中已经给了我们答案,社会环境就是庖丁要分解的整牛,作为个人要学会批隙导窾,这样才能切中肯綮。” A:“感谢您的分享,收获良多,希望您能参与我们下次的主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