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骆玉明公开课】4.9 南朝诗歌的结构变化|古典诗词鉴赏

2023-03-10 17:40 作者:zolaaau  | 我要投稿

【南朝诗歌结构的变化】

形式变化主要围绕五言诗,以五言诗为例。

在写作的过程中约定俗成发现律诗八句,而不是事先预设的。

形成一种建筑美:

影响:1.对诗歌内容的影响:

诗人按照这种模式写诗会形成一种跳脱感,因为不能写的太长,只有八句,也不能太紧,太紧会涨开,所以句与句之间会有跳脱,在阅读上带来一种刺激,更好控制篇幅。

2.对评价什么是好的诗歌:线性结构(游历、思考的结构),有留白的公共空间。比如:谢灵运的诗。有些诗太长,议论很长,就是对读者的排斥,没有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留白的美跳脱感,表达丰富的涵义和联想空间】对比何逊,何逊的诗只在呈现自然的美,最后一句的怀乡,也会引发读者自己的特别的共同经历的感同身受,诗人的很多问题没有交代:何时何地来到此地。。。和谢灵运写的很清楚、议论不同。

诗歌的写作是对阅读的期待,对欣赏的期待,诗歌是在阅读中最后完成的

这种线性结构,会导致诗人占有的空间越大,读者占有的空间越少。因此律诗的结构化限定了诗歌的这种无穷尽的延展。

流水对,两句共同构成意义。“一同共赏夕,暂解去乡忧”

律诗的叙事性比较弱,

古体诗叙事性依然很强,最经典的是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形成这类诗歌的另一种特质:磅礴大气的叙述、议论美。

【骆玉明公开课】4.9 南朝诗歌的结构变化|古典诗词鉴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