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战争4》法国将领介绍(12):内伊



米歇尔·内伊(法语:Michel Ney;1769年1月10日-1815年12月7日)是第一代埃尔欣根公爵、第一代莫斯科亲王,也是法国军队指挥官和帝国元帅,于法国大革命战争(英语:French Revolutionary Wars)和拿破仑战争(英语:Napoleonic Wars)期间在军队里服役,通常被称为“内伊元帅”。他是最早被拿破仑(法语:Napole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di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册封的18位帝国元帅之一。他的部下称他为“红脸子”,拿破仑则称他为“勇士中的勇士”,他在战场上是一位真正的骑士,在办公室里则是一位没有判断力和决断力的自夸自耀者,总之,他是一位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早年生活

内伊出生于的萨尔路易镇(位于法国三主教管区),该镇位于法德边境。他是皮埃尔·内伊(法语:Pierre Ney;1738年-1826年)与其妻玛格丽特·格雷弗丁格(法语:Marguerite Greiveldinger;生卒年不详)的次子,皮埃尔·内伊是一位制桶匠师,也是一位参加过七年战争(英语:Seven Years' War)的老兵。他也是马蒂亚斯·内伊(法语:Matthias Ney;1700年-1780年)与其妻玛格丽特·贝克尔(法语:Margarethe Becker;?-1767年)之孙,还是瓦伦丁·格雷弗丁格(法语:Valentin Greiveldinger;生卒年不详)与其妻玛格丽特·丁(法语:Margaretha Ding;生卒年不详)之外孙。
在他出生时,他的家乡是萨尔兰州(该地区以德国人为主)的一块“飞地”(当时属于法国),因为内伊拥有德国血统,所以他是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他在位于萨尔路易的奥斯定学院里接受教育,1782年,他开始在当地的公证处当职员;1784年,他开始在矿山和铁匠铺工作。
军旅生涯
法国大革命战争

内伊并不适合当公务员,于是他于1787年加入了一个骠骑兵团(团长的军衔为大将)。在波旁王朝时期,只有拥有四分之一的贵族血统(即在两代之内拥有贵族血统)的人才能加入法国陆军军官团。然而,内伊却迅速晋升为士官。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内伊立刻进入法国革命军服役,成为了北部陆军的一员。1792年9月,他参加了瓦尔密战役(英语:Battle of Valmy),10月,他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一名军官。他以军官的身份参加了1793年的内尔温登战役[英语:Battle of Neerwinden (1793)],并在同年的美因茨围城战[英语:Siege of Mainz (1793)]中负伤。1794年6月,他被调到桑布尔-默兹陆军。
1796年8月,内伊被晋升为准将,在德国前线指挥骑兵部队作战。1797年4月17日,在新维德战役[英语:Battle of Neuwied (1797)]中,内伊率领骑兵部队向试图夺取法军大炮的奥地利枪骑兵部队发起了冲锋。枪骑兵们被击退,但内伊的骑兵部队却遭到了敌军重骑兵部队的反击。在混战之中,内伊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并在迪尔多夫附近被敌军俘虏;5月8日,他被用来交换一名奥地利将军。法军攻占曼海姆之后,内伊于1799年3月28日被晋升为师团将军。后来,1799年,内伊进入驻瑞士陆军和多瑙河地区陆军服役,并负责指挥骑兵部队。在温特图尔战役(英语:Battle of Winterthur)中,内伊的大腿和手腕受了伤。康复之后,他于1800年12月来到让·维克多·马里·莫罗将军(法语:Jean Victor Marie Moreau;1763年2月14日-1813年9月2日)的帐下效力,并参加了霍恩林登战役(英语:Battle of Hohenlinden)。从1802年9月起,内伊负责在瑞士指挥法军作战,并执行外交任务。
拿破仑战争

1804年5月19日,内伊从拿破仑的手中接过了元帅杖,这象征着他的地位,他成为了一名帝国元帅(拿破仑时期,帝国元帅相当于法国的元帅军衔)。在1805年的战役中,内伊负责指挥大军团第六军团,他在埃尔欣根战役(英语:Battle of Elchingen)中表现出色,受到了赞扬。1805年11月,内伊率军进攻蒂罗尔州,并从约翰大公(德语:Erzherzog Johann Baptist Joseph Fabian Sebastian von Österreich;英语:Archduke John of Austria;1782年1月20日—1859年5月11日)手中夺取了因斯布鲁克。在1806年的战役中,内伊参加了耶拿-奥尔施泰特会战(英语:Battle of Jena–Auerstedt),然后率军占领了埃尔福特。在1806年战役的后期,内伊还成功地率军包围了马格德堡。在1807年的战役中,内伊参加了埃劳战役,他及时率领援军赶到,把拿破仑从失败中解救了出来,尽管这场战役最终以平局收场。在1807年战役的后期,内伊参加了古特斯塔特-德盆之战(英语:Battle of Guttstadt-Deppen),并在弗里德兰战役(英语:Battle of Friedland)中指挥右翼部队。1808年6月6日,内伊被册封为埃尔欣根公爵。1808年8月,他被派往西班牙,负责指挥第六军团,并参加了一些小型战斗。1809年,他在巴尼奥斯-德蒙特马约尔(英语:Battle of Puerto de Baños)与罗伯特·威尔逊爵士(英语:Robert Thomas Wilson;1777年8月17日-1849年5月9日)麾下的英葡联军进行小规模交战。1810年,内伊与安德烈·马塞纳元帅(法语:André Masséna;意大利语:Andrea Massena;1758年5月6日-1817年4月4日)一同率军入侵葡萄牙,他率军占领了罗德里戈城[英语:Siege of Ciudad Rodrigo (1810)]和阿尔梅达[英语:Siege of Almeida (1810)],并在科阿河战役(英语:Combat of the Côa)和布萨库山战役(英语:Battle of Buçaco)之后开始制定下一步行动。在从托雷斯韦德拉什撤退的过程中,内伊在一系列的后卫战斗[蓬巴尔战役(英语:Battle of Pombal)、雷迪尼亚战役(英语:Battle of Redinha)、卡萨尔诺夫战役(英语:Battle of Casal Novo)和福兹德阿鲁斯战役(英语:Battle of Foz de Arouce)]中率领部队与威灵顿公爵(英语: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的部队交战,通过这些战斗,他设法拖延了反法联军追击的速度,使得法军主力部队全部撤退。他最终因不服从命令而被撤职。
从俄国到枫丹白露

在1812年俄法战争(英语: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期间,内伊负责指挥大军团第三军团。在斯摩棱斯克战役[英语:Battle of Smolensk (1812)]中,内伊颈部受伤,但后来伤势恢复后,他率军在博罗金诺的中心区域同敌军交战(英语:Battle of Borodino)。在从莫斯科撤退的过程中,内伊负责指挥后卫部队(因此,他被意外地称为“俄国大地上的最后一个法国人”)。在克拉斯诺耶战役(英语:Battle of Krasnoi)中,内伊与主力部队的联系被切断,他设法借助浓雾的掩护,率军逃到了第聂伯河对岸,但他的部队损失惨重,他的部队最终在奥尔沙与主力部队会合,这让拿破仑很高兴。由于内伊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他被拿破仑称为“勇士中的勇士”。内伊参加了别列津纳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Berezina),并帮忙守住了位于科夫罗(现名为“考那斯”)的重要桥梁,当地传说内伊是最后一个越过大桥并离开俄国的侵略者。1813年3月25日,内伊被册封为莫斯科亲王。在1813年的战役中,内伊在魏森费尔斯率领部队同敌军作战,后来在吕岑会战[英语:Battle of Lützen (1813)]中负伤,并在包岑会战[英语:Battle of Bautzen (1813)]中指挥左翼部队。内伊后来又参加了登讷维茨战役(英语:Battle of Dennewitz)和莱比锡战役(英语:Battle of Leipzig),并在战斗中再次负伤。在1814年的法国东北部战役[英语:Campaign in north-east France (1814)]中,内伊在不同的战役中负责指挥不同的部队。在枫丹白露,1814年4月4日,内伊和其他几位元帅一起逼宫,并带头要求拿破仑退位。内伊告知拿破仑,部队不会向巴黎进军;拿破仑回答说:“部队要服从我的命令!”内伊则回答说:“部队要服从他们的上级的命令。”
巴黎沦陷、波旁王朝复辟之后,内伊,这位曾向拿破仑施压,并要求他接受第一次退位和流放的人,被新登基的国王路易十八(法语:Louis XVIII Stanislas Xavier de France;西班牙语:Luis XVIII Estanislao Javier de Francia;葡萄牙语:Luís XVIII Estanislau Xavier da França;意大利语:Luigi XVIII Stanislao Saverio di Borbone-Francia;荷兰语:Lodewijk XVIII Stanislaus Xaverius van Frankrijk;1755年11月17日-1824年9月16日)提拔,他受到了赞扬,并被册封为法国贵族。尽管内伊宣誓效忠于复辟的君王,但波旁王朝却因为他出身于平民家庭而蔑视他。
百日王朝(英语:Hundred Days)


内伊听到拿破仑返回法国的消息后,决心维护法国的和平,并向路易十八表达忠心,他组织了一支军队,阻止拿破仑的部队向巴黎进军。内伊还向路易十八保证,自己一定会活捉拿破仑,并将其关在铁笼子里带回来。拿破仑知道内伊的计划,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将会用与在博罗金诺战役之后那样相似的接待方式来接待你。”尽管内伊向路易十八做出了承诺,但他还是于1815年3月18日率领部队在欧塞尔与拿破仑的部队会合。
1815年6月15日,拿破仑让内伊指挥北部陆军的左翼部队。6月16日,拿破仑把自己的部队分成两翼,同时参加两场战役。内伊率领部队在四臂村(英语:Battle of Quatre Bras)与威灵顿公爵的部队交战(并因进攻缓慢而受到批评),而拿破仑则率领部队在利尼(英语:Battle of Ligny)与布吕歇尔元帅(德语: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1742年12月21日-1819年9月12日)麾下的普鲁士军队交战。虽然内伊因未能及时攻占四臂村而受到批评,但关于拿破仑究竟是何时向内伊下令攻占四臂村这一问题仍有争议。在利尼战役中,拿破仑命令让-巴蒂斯特·德隆将军(Jean-Baptiste Drouet, Comte d'Erlon;1765年7月29日-1844年1月25日;当时他的部队在拿破仑的部队的左边、在内伊的部队的右边)将其部队移动到普鲁士军队的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德隆的部队开始移动,但是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又开始移动,这让拿破仑感到非常惊讶与恐惧。德隆的部队的行动突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内伊命令德隆帮助他攻占四臂村。德隆的部队没有挡住普鲁士军队的撤退路线,法军就没有完全取得利尼战役的胜利,普鲁士军队也就没有溃败。
6月18日,在滑铁卢战役中,内伊再次指挥左翼部队。下午3:30左右,内伊命令骑兵部队向反法联军(以英军为主)发动大规模进攻。内伊的骑兵部队冲散了敌军的炮兵阵地,但他发现敌军的步兵排列成了可以克制骑兵的空心方阵。内伊的部队没有步兵和炮兵的支援,未能攻破敌军的步兵方阵。这次军事行动招致了人们对内伊的批评,一些人认为它导致了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关于骑兵冲锋的作用以及骑兵部队没有得到支援的原因的争论仍在继续。内伊的骑兵部队也没能毁掉敌军的火炮(将钢钉塞入点火孔),尽管它们还在法军的控制之下(当骑兵发起进攻的时候,炮兵们退到方阵中保护火炮,然后在骑兵撤退的时候重新操纵它们)。内伊的骑兵部队带着毁掉火炮所需的工具,而毁掉火炮可能会使骑兵部队在战斗的剩余时间里毫无用处。损失了大量的火炮之后,部队的实力会遭到削弱,并可能导致反法联军(以英军为主)退出战斗。有人看到内伊在一次冲锋中愤怒地用剑击打英军火炮的侧面。在战斗中,他一共更换了五次坐骑,但均在战斗中阵亡。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内伊率领最后一批步兵部队向敌军发起冲锋,他对士兵们喊道:“来看看一位法国元帅是怎样阵亡的!”内伊似乎是在寻求死亡,但正如许多目击者所报道的那样,死神并不想靠近他。
遭到处决


拿破仑的部队于1815年夏天被反法联军打败,他遭到废黜,并被第二次流放,内伊则于1815年8月3日被捕。11月,军事法庭决定不行使审判权,之后,1815年12月4日,他被控叛国罪,接受贵族院的审判。为了挽救内伊的生命,他的律师安德烈·杜平(法语:André Marie Jean Jacques Dupin;1783年2月1日-1865年11月8日)宣称内伊现在是一个普鲁士人,法国法庭不能以叛国罪对其进行审判,因为根据1815年的《巴黎条约》,内伊的家乡萨尔路易已被普鲁士吞并。内伊打断了律师的话,并说道:“我是一个法国人,而且我将永远都是一个法国人!”当贵族院被要求做出裁决时,137人投票赞成判处死刑,17人赞成判处驱逐出境,5人则投了弃权票。只有德·布罗伊公爵(法语:Achille Léonce Victor Charles, 3rd Duke of Broglie;1785年11月28日-1870年1月26日)一人投票赞成无罪释放。1815年12月6日,内伊被判处死刑,1815年12月7日,他在巴黎的卢森堡公园附近被行刑队处决。他拒绝戴上眼罩,并被允许由他自己下达开枪的指令,根据报道,他说道:
士兵们,当我下令开火时,直接朝我的心脏开枪。等待我的命令,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向你们下达命令了。我抗议对我的判决。我为法国打了一百次仗,却没有一次调转枪口对准她……士兵们,开火!
内伊被执行死刑这件事引发了法国民众的热议。这件事对曾效力于拿破仑的其他元帅和将领们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他们中有许多人最终被波旁王朝赦免。内伊被埋葬于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所谓的“幸存者”
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的档案显示,在内伊被执行死刑的第二年,有一个名叫“彼得·斯图尔特·内伊”的人来到了这里。内伊的父亲名叫彼得,母亲的娘家姓为斯图尔特。“彼得·内伊”一直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罗恩县当教师,直到其于1846年11月15日去世。据说,“彼得·内伊”于1821年听闻拿破仑的死讯之后,用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这几乎要了他的命。临终前,他的遗言是:“我是法国的内伊元帅。”他的遗体于1887年和1936年两次被挖掘出来,但均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证明他就是法国的内伊元帅。
然而,有证据可以反驳这个传说,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内伊被执行死刑这件事有很好的记录与证明。一位研究人员还声称,有证据表明“彼得·斯图尔特·内伊”其实是一个名叫彼得·麦克尼的人,于1788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斯特灵郡。
家庭

内伊于1805年8月5日在蒂韦瓦勒-格里尼翁与阿格莱·路易丝[法语:Aglaé Louise;出生于巴黎,并在巴黎去世;1782年3月24日-1854年7月1日;是皮埃尔·塞萨尔·奥吉(法语:Pierre César Auguié;1738年-1815年)与其妻阿德莱德·亨丽埃特·热内(法语:Adélaïde Henriette Genet;1758年-1794年)之女;也是亨丽埃塔·康潘(法语:Jeanne Louise Henriette Campan,本姓Genet;1752年10月6日-1822年3月16日)和“公民热内”(法语:Edmond-Charles Genêt;1763年1月8日-1834年7月14日)的妹妹]结婚。他们有四个儿子:
●约瑟夫·拿破仑·内伊(法语:Joseph Napoléon Ney;出生于巴黎,并在圣日耳曼昂莱去世;1803年5月8日-1857年7月25日)是第二代莫斯科亲王。他于1828年1月26日在巴黎与阿尔宾·拉菲特(法语:Albine Laffitte;出生于巴黎,并在巴黎去世;1805年5月12日-1881年7月18日)结婚。阿尔宾是法兰西银行行长雅克·拉菲特(法语:Jacques Laffitte;1767年10月24日-1844年5月26日)之女。他们有两个孩子,但是他们的男性血统却断绝了。
约瑟夫也有一个私生子,他结了婚,但去世时却没有孩子。
●米歇尔·路易·菲利克斯·内伊[法语:Michel Louis Félix Ney;出生于巴黎,并在加里波利半岛去世;他是在克里米亚战争(英语:Crimean War)期间去世的;1804年8月24日-1854年7月14日]于1826年被册封为第二代埃尔欣根公爵。他于1833年1月19日在巴黎与玛丽-约瑟芬[法语:Marie-Joséphine;出生于吕贝萨克,并在凡尔赛去世;1801年12月20日-1889年7月1日;是约瑟夫·苏厄姆(法语:Joseph, comte Souham;1760年4月30日-1837年4月28日)之女]结婚。
●欧仁·米歇尔·内伊(法语:Eugène Michel Ney;出生于巴黎,并在巴黎去世;1806年7月12日-1845年10月25日)。他去世时没有结婚。
●埃德加·拿破仑·亨利·内伊(法语:Edgar Napoléon Henry Ney;出生于巴黎,并在巴黎去世;1812年4月12日-1882年10月4日)于1857年被册封为第三代莫斯科亲王。他于1869年1月16日在巴黎与克洛蒂尔德·德·拉·罗切朗贝特(法语:Clotilde de La Rochelambert;出生于圣克卢,并在巴黎去世;1829年7月29日-1884年)结婚。他们结婚后没有孩子,后来米歇尔·路易·菲利克斯·内伊的后裔又继承了“莫斯科亲王”这一头衔。
文学形象
●内伊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英语:Leo Tolstoy;拉丁化俄语:Lev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的史诗体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的一个角色。
●内伊在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英语: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的几篇关于格烈准将的小说中被提及过(即内伊的形象在这几篇小说中都出现过),包括《滑铁卢战役中的格烈准将》(作于1903年)。
●内伊在滑铁卢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智慧和勇气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法语:Victor-Marie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的小说《悲惨世界》中被广泛地提及和赞扬。
●内伊在英国作家伯纳德·康威尔(英语:Bernard Cornwell;1944年2月23日-)的《沙普》系列小说中的两部小说(即《沙普的围攻》和《沙普的复仇》)中作为一个次要人物出现。
影视形象
内伊的扮演者(以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929年电影《滑铁卢》,卡尔·德·沃格特(德语:Carl de Vogt;1885年9月14日-1970年2月16日)饰演内伊。
●1944年俄罗斯电影《库图佐夫将军(俄语:Князь Михаи́л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 Голени́щев-Куту́зов;拉丁化俄语:Knyaz' Mikhaíl Illariónovich Goleníshchev-Kutúzov;英语:Mikhail Illarionovich Golenishchev-Kutuzov;德语:Mikhail Illarion Golenishchev-Kutuzov Graf von Smolensk;1745年9月16日-1813年4月28日)》,亚历山大·斯捷潘诺夫(英语:Aleksandr Stepanov;生卒年不详)饰演内伊。
●1970年电影《滑铁卢战役》,丹·奥赫里奇(爱尔兰语:Dan O'Herlihy;英语:Daniel Peter O'Herlihy; 1919年5月1日-2005年2月17日)饰演内伊。
●1972年英国电视连续剧《战争与和平》,约翰·贝克(英语:John Baker;生卒年不详)饰演内伊。
●英国情景喜剧《老爸上战场》,“一个军人的告别”一集中,科林·比恩(英语:Colin Bean;1926年4月15日-2009年6月20日)饰演内伊。
●2002年迷你剧《拿破仑战争》,阿兰·杜蒂(法语:Alain Doutey;1944年12月12日-)饰演内伊。
●西班牙电视连续剧《时间管理局》,“时间管理局”一集中,约尔迪·马丁内斯(西班牙语:Jordi Martínez;生卒年不详)饰演内伊。
●1938年电影《勇士中的勇士》,约翰·伯顿(英语:John Burton;生卒年不详)饰演内伊。
(完)
(声明:以上内容是本人从英文维基百科上翻译过来的。本人翻译水平有限,文章中可能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