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曳杖歌——孔子

2022-09-29 14:34 作者:天津中医药绎心诗词社  | 我要投稿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译文:泰山快要崩塌了啊。

           屋梁快要崩塌了啊。

           哲人就要死去了啊。

图源网络  侵删

        9月28日是孔子诞生的日子,而这首诗则是孔子在去世的七天前有感而发唱出的歌。谨以此诗,纪念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礼记·檀弓上》中是这样记载这首歌的: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从《礼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写这首歌的前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不祥的梦,梦见正坐在两个廊柱之间被人祭奠;他早早地起了床,反背着手,拖着手杖,孔颖达解释“负手曳杖”说:“杖以扶身,恒在前面用。今乃反手却后以曳其杖,示不复杖也。”所谓“示不复杖”,意思是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不会再用手杖了。而子贡所言:“泰山快要崩塌了么?那么我又该瞻仰什么?屋梁快要断裂了么?那么我又将住在哪里?贤能的人快要死去了么?我们又该仿效谁呢?”也能表现出孔子在子贡以至于他的众多学生心中的地位之崇高,以及孔子逝世对于他的学生们来说无异于天塌地陷。

  《曳杖歌》全文只三句。前两句用比拟,以物比人,以“泰山”、“梁木”拟“哲人”。“泰山”是众山所仰的高山,现在泰山快要崩塌,众山就无可瞻仰了。“梁木”是放置檩条、椽子的地方,现在梁木快要折断,檩条、椽子就无可依托了。紧接着这两个比喻的句子,末句直接说到自身。“哲人”,乃夫子自道;“萎”,原指草木枯死,引申为病危。上述做梦等种种潜意识的以及行为上的异常情况,令孔子自感已经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了。

  全诗感情真挚,比喻贴切而又形象,句式整齐,每句的第三字都用表示“大概”或“将要”的副词“其”字,不失一气呵成、流利紧凑的即兴吟成的本色。


投稿作者:丁星亦(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曳杖歌——孔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