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丑闻不是真正的爱国》(微头条)
真正的才华是什么?可能有的人认为,真正的才华,只要抓住一个概念,比如说,水平不够,紧扣爱国:即便有些人并未有不爱国之举,但将其打成不爱国,则可以占据道德的制高点,证明自己的才华: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
两千多年前,孔子询问自己的学生,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不少学生纷纷谈及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并未对此前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当官志愿或者说抱负予以完全的点赞,而是认为他们或有谦虚,或过于粗莽,或者不够坦白。
唯有曾参他爸,曾皙所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甚得孔子之心!
难道孔子不爱国吗?所以他赞成人家春天的时候穿戴好看,成群结队去河里洗澡,贪图享乐吗?而没有任何爱国之心,乱世还贪图欢乐?—————也许有些“道学家”就要大批特批了!
这就是不懂孔子了。
要知道,能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说明此是清明之世,大同世界,人们方能够在和睦的气氛下,去春游,成群结队去河里洗澡,正说明气氛之融洽,是盛世或者清明之治的一种表象。
是符合孔子“仁政”之下的一种特点,说明人民生活得好,所以才能如此欢乐罢了!
同样的,对于社会当中一些人,如果以个性描写而甚得他人赞同,这种独立精神或者他们所推崇的生命格调,并不应该去一味批驳,而应该看到:愈是盛世,愈是世界之宽容,而能够容纳以及容忍不同性格的才华之士,世界的多样性,才会成为一个大世界。
越是包容,则越彰显世界之大格局。
所以容纳不同个性的诗人或者才华之士,则越彰显其境界或格局,才能愈出成绩。
而一味以“爱国”去框框对方,实际上本身评论者没什么才华,不过是所谓“道学家们”的品头论足,实无真正水平,偏好指手画脚,则是可笑的!
而在追求个性的人当中,紧扣爱国主题者是值得推崇的,仅此而已!但并不是事事往爱国上靠然而此人行为并不爱国,也喜欢给他人打上“不爱国的标签”则显得面目可憎罢了!
爱国不爱国,不是挂在嘴上的,往往喜欢给他人扣帽子而彰显自己的正确,获得舆论胜利或者霸权地位者,不可能是真正的才华之人的表现。
只能说明其野心以及投机之能罢了。
穷极奢欲的不是他人追求自由的天性,恰恰是你追逐名利的丑陋,而试图给他人打上标签,朝着名利之路的一路掩盖,一路弥彰而已!
人不可能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但如果不得其道而给他人任意打上标签甚至制造对方不爱国的假象或者制造出对方的各种丑闻,那么,很明显此人道德是失败的。
只有无能者,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辱人,并且自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