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配制的混凝土,为什么会出现泌水现象?

2023-08-21 16:15 作者:佳化化学  | 我要投稿

在使用聚羧酸减水剂配制混凝土时,有时会出现泌水现象,即混凝土表面出现水分析出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骨料质量发生波动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砂石骨料质量波动的情况,例如含泥量的增加或减少,含水量的波动,骨料级配的改变,砂细度模数的改变等等,这些都可能增加混凝土泌水的可能性。

2、聚羧酸减水剂对环境温度较敏感,而且具有缓释性

与其他减水剂相比,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功能和保坍功能受温度影响较大。夏季气温较高时,保坍功能良好的聚羧酸减水剂,遇到气温突然下降时,可能会出现坍落度倒大现象。

3、二次增加减水剂调整坍落度

使用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二次增加调整时,有时无法合理掌握使用量,超过理论要求的减水剂掺量时,过多的减水剂在混凝土浇筑后仍然发挥作用,导致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分离出来。

4、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时,缓凝剂使用不当

为了使混凝土获得出色的保坍功能,在复配聚羧酸减水剂时通常会添加一定量的缓凝剂成分。如果缓凝剂使用过多,或者复配的聚羧酸减水剂遇到温度突然下降时,过多的缓凝剂会减缓水泥的水化反应,导致混凝土泌水。

5、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

混凝土的组分复杂,各组分之间可能发生不协调的化学变化。如果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差,会增加减水剂的饱满掺量,多余的减水剂会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时使混凝土中的自在水分离出来。此外,当水泥中的可溶性碱含量较低时,水泥的水化速度变慢,也常常出现滞后泌水现象。

以上就是聚羧酸减水剂形成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希望能增加大家对于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了解。

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配制的混凝土,为什么会出现泌水现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