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小贴士(七十六)寡头(六)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一个关于两名被警察捉住的犯罪分子的故事。我们把这两个犯人称为A和B。警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A和B犯有非法携带枪支的轻罪,因此每人都要在狱中度过一年。警察还怀疑这两名罪犯曾合伙抢劫银行,但他们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他们犯有严重罪行。警察在分开的屋子里审问了A和B,而且向他们每个人提出以下的交易:
“现在我们可以关你一年。但是,如果你承认银行抢劫案,并供出合伙者,就免除你的监禁,你可以得到自由。你的同伙将在狱中度过20年。但如果你们两人都承认罪行,我们就不需要你的供词,而且我们可以节省一些监禁成本,你们也会面临8年的监禁。”
如果A和B是残忍的银行抢劫犯,只关心自己的刑期,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下图表明了他们的选择。每个囚犯都有两种战略:承认与保持沉默。他们每个人的刑期取决于他所选择的战略,以及他的犯罪同伙选择的战略。

首先考虑A的决策。她的推理如下:“我并不知道B将会怎么做。如果他保持沉默,我最好的战略是交代,因为我将自由而不是在狱中呆一年。如果他坦白,我最好的战略仍然是坦白,因为这样我将在狱中呆8年而不是20年。因此,无论B怎么做,我选择坦白会更好些。”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如果无论另一个参与者采用什么战略,它是一个参与者所遵循的最好的战略,那么,这种战略被称为优势战略。在这个例子中,坦白是A的优势战略。无论B承认还是保持沉默,如果他承认了,他在狱中呆的时间短。
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如果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论,某一策略都是一个参与者可以采取的最好的策论,那么这种策略被称为占优策略。在这个例子中,A的占优策略是坦白,无论B怎么样,只要A坦白了,他在狱中呆的时间都会比较短。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
现在考虑B的决策。他面临着和A同样的选择,而且,他的推理也与A相似。无论A怎么做,B可以通过坦白减少他呆在狱中的时间。换句话说,坦白也是B的占优策略。
最后,A和B都坦白了,两人都要在狱中呆8年。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糟糕的结果。如果他们两人都保持沉默,两人的状况都会更好些,只由于持有枪支而在狱中呆一年。由于追求自己的利益,两个囚犯共同达到了使每个人状况变坏的结果。
为了说明维持合作如何困难,设想在警察逮捕A和B之前,两个罪犯做出了不坦白的承诺。显然,如果两人坚持这种协议,这种协议就会使他们两人状况变好,因为他们每人只在狱中呆一年。但是,一旦他们被分别审问,利己的逻辑就会发生作用,并使他们坦白。两个囚犯之间的合作是难以维持的,因为从个人来看合作是无理性的。
总结来说,在囚徒困境中,囚徒的个人利益和他们的集体利益是冲突的,如果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会导致集体利益的降低。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