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嘉靖深信“二龙不得相见”,一个命令所有儿子遭了殃!

2021-07-02 09:02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嘉靖帝从陶仲文把那里得知了“二龙不得相见”的言论,于是,他决定尽量少见自己的儿子,而且,也不提前封太子。

朱载垕并不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长子,他的母亲杜康妃也颇不得宠。相比于其他兄弟,朱载垕很不受嘉靖帝的待见,年纪轻轻便被送出皇宫生活。也正是因为朱载垕远离深宫贴近民间,所以,他接触了社会万象,对大明朝存在的各种阶级矛盾与社会危机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编辑

朱载垕独居在外期间,大奸臣严嵩独揽朝政,腐败官吏横行,民怨四起。

可以说,是环境培养了朱载垕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自然,这也对他登基后的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566年末,嘉靖皇帝驾崩,朱载垕以亲王身份登基,次年,更年号为“隆庆”。也彻底为“二龙不得相见”的这条魔咒画上了一个句号。

隆庆帝的一生,除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但是,相比较而言,隆庆帝的性格确实是正德以后历代皇帝中最谦和的。这里,最值得庆幸的是,此时的朱载垕上位后,其身边有张居正、高拱等大臣帮助。

编辑

可以说,有了这些绝佳助力的朱载垕在处理政务时游刃有余,推行了各项改革,朝廷一扫嘉靖时期的颓态,变得焕然一新。嘉靖年间,曾有许多言官因直言劝谏获刑,朱载垕上台后,为这些获罪的臣子平反,被关押起来的官员重新被任用,不幸死在狱中的则向其家属发放抚恤金。

在这批被施放的官员中,海瑞就是其中一个。并且,有了父亲的前车之鉴,朱载垕对道士方术深感痛恶,登基后将一群蛊惑人心的方士全部赶出皇宫,拆除道场香炉。

在张居正等大臣的辅佐下,朱载垕增强了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官员的考核制度,褒奖清正廉洁的官员,罢免贪污腐败分子,对于一些贪污情节特别严重的官员则从重处罚。除此之外,朱载垕深知近年全国灾情严重,粮食收成不好,所以,大幅度调整了赋税,减轻农民受灾后的损失。

编辑

由于,《大明律》中并没有限制私人土地买卖,所以,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隆庆帝登基后下令清查全国田产,限制土地买卖,有效遏止了地主兼并土地,淡化因贫富差而产生的阶级矛盾。

隆庆年间,蒙古人大举入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庚戌之变”,一支蒙古骑兵从山西方向迂回进攻直逼京城。朱载垕立即调遣边防军回守京师,所幸侵略者并未进攻京城,而是在周围大肆掠夺一番随后撤回蒙古。

虽说有惊无险,但是,这次的事件还是让隆庆帝吃了个教训,此后,朱载垕则更加重视北方防务。此时,内阁张居正、高拱等人建议,明朝应与蒙古大汗讲和,封他为藩王,并在明朝北部开设马市,促进与蒙古人的经济沟通。

编辑

朱载垕采纳了内阁大臣的建议,先是派出使者与蒙古人交流,随后,封蒙古大汗为义顺王,加强了两地人民的团结。除此之外,隆庆帝还作出了两手准备,为防止蒙古人出尔反尔,朱载垕派戚继光等大将巡游北方边境,翻修长城加强防务。

在隆庆时期,大明君臣的通力合作下,明朝北方地区出现了整个明朝史上罕有的和谐气象,在朱载垕统治期间再未出现蒙古人大规模的侵略掠夺事件。朱载垕当上皇帝后,总共统治大明也就六年,在这段时间内明朝并未发生过什么重大变故。

可以说,朱载垕能够稳坐江山六年,这离不开他谦逊贤德的品行。

早在朱载垕当皇子的时候,为人处事十分小心仔细,能处理好各种微妙的关系,虽身为皇子但从不张扬。这些特性使隆庆帝的人格魅力高涨,诸如:张居正、高拱、戚继光、李成梁等国家栋梁都心甘情愿的在他治下做事。

也正因为朱载垕的开明仁义,张居正与戚继光等人才能青史留名。倘若,朱载垕像其他皇帝一样限制这几位名臣的发展空间,恐怕张居正等人并不会有现今的成就。

隆庆帝成长在宫外,所处环境并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这也使朱载垕有了较为善良宽厚的性格。在朱载垕登基后,任用了许多治世能臣,且用人不疑,任由这些大臣放开手脚大展宏图,这才使隆庆朝成了令大明“回光返照”的重要节点。

编辑

隆庆帝为社会发展带来了长远的影响,甚至,直至万历十年明朝仍处在平稳的发展阶段。1572年三月,朱载垕偶感风寒,在休养了一段时间后重新上朝秉政,但病情却未有好转,在朝堂上头昏目眩,被人送回内宫调养。

朱载垕自知已患上绝症,所以,召见了包括张居正在内的一众大臣来病榻前议事,立了遗嘱:“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

他将身后事都安排妥当后,安然离世了,终年36岁。朱载垕驾崩后,谥号庄宗,而后人对他的称呼明穆宗则取自朱载垕的庙号。并且,立无字石龟负碑,竖立于祾恩门前的碑亭内。其石碑空白无字,后市推测,可能是因隆庆皇帝功过难评之故。

编辑

并且,《明史》对隆庆帝的评价到也不错,说他“端拱寡营,躬行俭约”,每年光吃的一项省下来就达到几万两银子。不过,穆宗却是一个“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的人。所以,在他统治期间,内阁之间的权力斗争加剧,这其中,徐阶与高拱的斗争从隆庆元年就已经开始了。


嘉靖深信“二龙不得相见”,一个命令所有儿子遭了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