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答案

2023-04-12 01:09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此单元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教材编者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旨在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今天要说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既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辛弃疾生平、思想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感悟形象,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用典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法和学法:)

教法: 本课拟采取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及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提高鉴赏能力;此外,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指导具体如下:   

⑴诵读全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品味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⑶迁移应用,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同为豪放派词人,苏轼在词中描写赤壁之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作者简介:上节课我们在学习第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已对词人有了初步了解。

三、写作背景:当时正值韩佗胄当政,当权者一心急于抗金立功,辛弃疾对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本词可看作是他向宰相韩佗胄递的谏书。但是他抗金的意见没有被韩佗胄一伙采纳,反倒招致了一个降官的处分,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四、整体感知: 

1、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2、跟着录音朗读,把握词的节奏和气势

3、自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质疑讨论、合作探究:词中总共写了几个历史人物? 

孙仲谋 寄奴 刘义隆 佛狸祠下 廉颇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