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历史文化 | 南北朝之重要历史事件(二)(内含翻硕MTI北大真题)

2021-07-04 22:00 作者:初心联盟  | 我要投稿

中国历史文化 | 南北朝之重要历史事件(二)(内含翻硕MTI北大真题)

原创 初歆百科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公元589年
重要历史事件(二)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侯景本为北朝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封为河南王。之后,由于武帝兄子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引起了侯景的不满。于是,公元548年,侯景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之后,他又相继拥立又废黜了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于公元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随后,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开始讨伐侯景,战局逐渐扭转。最终,在公元552年,建康被萧绎收复,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

侯景之乱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北朝的两国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乱的机会吞并大片南朝土地,国力陡增,南弱北强的形势加剧,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也称孝文汉化,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五胡乱华后,鲜卑族的魏太武帝重新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其时北魏历代君主都已重视汉文化之学习。到魏孝文帝一代,由于其由汉人祖母冯太后抚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同时为削弱鲜卑贵族的特权,缓和民族矛盾以巩固统治,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诸多改革措施被实行。他先是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又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同时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世族联姻。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推动了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六镇之乱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于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由北方六个边镇的戍卒和各族人民所发动的一场农民起义

这六个边镇分别为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南迁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与留在六个边镇的鲜卑贵族和将士之间的待遇及升迁差距加大,加之天灾人祸,北魏政权的腐化,引起了六镇军民的普遍不满。公元524年,六镇之乱爆发,之后,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朝廷虽多次发兵镇压,但仍难将乱事平定。同时,边镇军事豪强也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公元528年,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立元子攸为帝,沉太后于河,杀朝臣3000余人,最终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之后,在公元529年,尔朱荣派兵镇压了沃野镇葛荣部众,六镇之乱以失败告终。

镇之乱后,北魏政权逐渐崩溃,分裂为了东西两魏



相关真题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


中国历史文化 | 南北朝之重要历史事件(二)(内含翻硕MTI北大真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