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轨迹 第二章

2023-07-27 09:50 作者:阿然laile  | 我要投稿

7月10日 一大早起来,倪德洋穿好工装,他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六点二十分左右,他骑上电车,等待着组员。 带新人的人不紧不慢,被同事催促着。 “你个带新人的比新人还慢。” 我和兢远坐在墙根下,一口喝着绿豆汤,一口啃着馒头。 兢业一看手机,六点四十多了,急忙回宿舍里换工作服,但立刻被告知他不用去大堤,而是改为查酒。 我和兢远一同出去,走了很远的路,走到公路上后,原路返回。 回到宿舍后,躺在床上玩手机,我感觉到有些困,闭目养神。 正要睡着了,老丁走了进来。 “怎么又睡上觉了?你们两个,会做菜吗?” “会。”我答道。 我们去了厨房里,一大袋子土豆和一大盆子肉映入眼帘。 做饭的大爷给了一把削土豆的刀,但这把刀明显不如另一个人拿的刀。 听他们的对话,我得知那个人以前当过兵。 洗完土豆后,我回到宿舍,帮兢远弄完了心理测试答卷。 老丁:“张然,帮忙扔一下。” 他将垃圾桶放到门口。 我拿起垃圾桶,将垃圾桶里的垃圾扔到外面的垃圾箱里。 床边的对讲机时不时传来声音。 不知道今天会不会上岗。 十点半,老胡告诉我和兢远,因为我们两个人是查酒驾的,需要有人搬到隔壁宿舍。 然后我就先搬过去了。 贾乃儒是负责人,另一个人跟我说了查酒驾的大致情况,以及宿舍卫生方面。 下午三点半,跟着他们收拾杂物间,叠衣服搬箱子。 下午四点四十分左右,兢远来找我,说是百宝盾要注册一下。 一个人告诉我们,我们三个新人到时候还要去考保安证。 我还以为干辅警不用考证呢。 之后我一直在思考。 一个人的一生可能要去很多地方,但是能回到自己的家是难能可贵的。 我在学校里都从未像现在这样思乡。 他们不再是学生,不是纯粹的象牙塔人,我一个刚刚迈出象牙塔的人,又来这么远的陌生地方,思乡情重在所难免。 半年,只有半年,熬过去就成功了。 19点30分,拍完合照,倪德洋想跟我交换一下岗位,因为他之前在厂子里上夜班,生物钟有些倒不过来。 他想值夜班,他先找了11辅警,人家不想换,后又找了大夜辅警,人家同样拒绝了。 11辅警是个胖子,他听到倪德洋想干大夜辅警,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道:“你个年轻人想干大夜辅警?别开玩笑了,这活儿很危险。” 胖子说,大夜辅警要拦大货车等重型车,这种车辆全险,所以一般来说,司机可能不会顾虑的太多,撞到了人也会觉得无所谓。 胖子问我们是几几年的。 “02年。”我道。 “04年。”倪德洋道。 “01年。”孙兢远道。 “我靠,都是年轻人,溜了溜了。” 胖子走了后,我道:“他可能是九五年代出生的,兢远是01年的他都说年轻,那他只能是九五年那一代,今年估计二十七八。” 李勇,倪德洋小组的元老,他走过来坐在我们三个之间。 “你们三个都是哪儿的?” “我衡水。”兢远道。 “我也是衡水。”我道。 “我山东。”德洋道。 “都是实习?” “对。”兢远道。 “你们的学历多少?” “我大专。”我道。 “我中专。”兢远道。 “咱俩一样。”李勇对兢远道。 “这通州区的刘各庄村啊,都快出北京了,这北京还不算差,换成上海,挣钱快花得也快,河北哪有什么企业,老百姓挣钱怎么挣啊?咱们又能干什么?辅警,保安,理发,铁路是国家编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上个地方就职都要本科学历,廊坊人能靠什么挣钱?只能靠拆迁。” 李勇问我,衡水那边有没有拆迁,我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怎么说,就说拆迁不多,大多数是收地。 之后我买了个插排,因为换了宿舍,不能共用兢远的了。

轨迹 第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