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传奇·柳崖外编(十五)

2022-03-09 20:59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41,李五

赚仆延医技亦神,暗中嘘气果何因。
乱真漫说黎邱儿,幻术难摇不动人。

  北京城烂面胡同有个叫李五的,是旧官宦世家子弟。他有一个妹妹,嫁给了良乡的某氏,当时她得了病,李五就叫了一个仆人去问候。仆人来到良乡,询问某氏,某氏家人说:“刚才看了,病情有些加剧。”仆人打算回去复命,结果在路上遇到了他。李五问:“姑奶的病好了吗?”仆人说:“还没。”李五急忙去鹤年堂医馆请了医生某,叫仆人回家去牵三匹马来,和医生一起骑马去良乡某氏家。途中遇到雷阵雨,李五和仆人走在前面,医生在后面跟着,只见在闪电中,李五头朝下倒立在马鞍上,脚向天,身体升长得有五丈高。医生看到这十分害怕,不敢说话。等到雷光稍微平息,才快马追上去看,任然就是李五。医生以为自己眼花,不再疑虑。到了良乡,把脉、开药方完毕,主人十分诚恳,带医生去好酒好食招待,等吃过饭,夜已经深了。某氏安排仆人睡在别室,让医生和李五在一个房间里分床而睡。等两人上床各自盖上被褥安寝时,李五问医生:“困了吗?”医生刚开始还回答说:“还不。”后来又问了好多遍,医生就不再答话,其实并没有闭眼。这时,他隔着纱帐看到李五曲身坐起来,一伸头,脖子跟着变长,渐渐长到五尺多,靠近油灯将灯吹灭。医生害怕极了,不敢说话,感觉那个脑袋已经来到自己的纱帐间,口中嘘着寒气,飒飒地响,医生紧紧靠着床另一边的墙壁不敢动弹,担心自己就要丧命了。就在此时,感觉床前的立柱忽然变得像人一样,能灵活活动像是有灵性,头往东它就往东阻挡,头往西它就往西阻挡,一直抵御不准那头靠近,就这样到了一更多天,医生已经昏睡过去没了知觉。到了天亮,某氏过来敲门叫两人,门里无人回应,寂无声息,于是只好破窗而入,李五不见,而医生满口唾沫,全身僵硬好像死了一样。某氏用姜汁灌他,稍稍有了知觉,述说起昨晚发生的事。去看马,马在马厩里。去叫仆人,仆人也还在房间中。某氏于是带上医生去京城,到烂面胡同拜访李五家,结果发现李五昨夜才从戏园里回来,未见过仆人,也没去良乡。
  柳崖子说:我听老人说:太平县北塞村有个卫某,擅长戏术,他游访名山二十年,艺成而回。小孩和他开玩笑说:“为什么不表演一点小戏法呢?”卫某就叫小孩脱他的靴子,当时卫某正处于晒粮食用的坝子里,这个坝子有三亩多大,小孩一拽,卫某的腿就跟着变长,最终长到和坝子等宽。卫某说了一声:“缩。”又缩短变得和原来一样。那个李五,也是用这种戏术来戏耍人么?还是有鬼怪冒充李五的容貌来胡作非为么?那个变化为抵御阻挡之物的柱子,又或许是观音大士变化的么?


42,无著

报德聊尝宿世缘,根尘未了碍生天。
偶然一念财心动,误我清修六十年。

  盘山在京城背面,一名盘龙山。最高的一座山峰叫上盘山,稍微矮点的叫中盘山,多泉水松石,这些山峰都下面陡峭上边葱郁,气势十分飘逸生动。有一个无著和尚,在此山中静修六十年了。他心胸高尚纯洁,集虚之功,确实有打开智慧,达到解脱的彼岸的境界。丰润县的刘老,家里富足而乐善好施,多次游览盘山。一天,在一处绝壁下遇到了无著和尚,这时山中一处高峰突然间轰然倒塌。无著和尚对着山峰叹息。刘老问:“和尚叹息什么呢?”无著说:“当初佛祖在耆阇崛山的时候,四方都是福田,广阔得直达天际。如今我所在的盘山,就是我的精舍。今山垣倾塌,想到自己不能遣六丁神劈石,山魈移土,恢复山峰,所以叹息。”刘老说:“需要多少钱才行?”无著说:“千金。”刘老于是回家去,带上千金,召来工匠修缮山壁。将要回去时,叫无著来看。无著看过后,神色严肃道:“明年的今天,当来施主家报答出资修缮的恩德。”刘老说:“我做这些事,哪里想要什么报答?”无著说:“怎能不报。”就和刘老告别了。
  到了第二年同一天的前一天晚上,无著叫来徒弟,对他说:“我名无著,六十年来,研习佛法,还差半点修炼到清净的境界。去年和刘施主的一席话,不该动了一丝财念,当初楚国先祖鬻熊说:事物在这个地方亏损,在另一个地方丰盈;在这个地方成功,在另一个地方失败。亏损丰盈、成功失败,随凡世的生死往来相接,毫无间断。这是世界之所以激荡的原因。轮回道转轮一转,不生不灭的也会变得有生有灭。因我的念头而导致刘施主失了财物,刘施主的财物也作用于我。刘施主没有孩子,明天我将以这个报答他。”徒弟说:“以何为证?”无著说:“你点一笔朱砂在我胸口,来世此点会出现在腰间。”说完,就圆寂了。
  第二天,刘老的妻子诞下一子,他还记得去年和无著的约定,于是打扫精舍,安置佛龛等无著的到来。过了几天,无著的弟子来了,刘老有些疑惑,问:“尊师和我约定某日当前来,为什么至今还没声息呢?”弟子说:“刘公是否床上是否有新生儿?”刘老说:“确实有。”无著的弟子说:“那就是我师无著。”将无著的遗言说与了刘老听,并说起腰间红痣。刘老叫人抱来襁褓一看,果然如无著所言。后来刘老的儿子长大,取名刘景曾,活了八十多岁,平安福顺,娶了几个妻妾,生了十几个子女。
  柳崖子说:赵州从谂禅师问南泉普愿禅师说:“什么是道?”普愿禅师说:“平常心就是道。”从谂禅师问:“可以有趣向么?”普愿禅师说:“趣向就是违背禅理,有趣向就是背弃道。”既然禅理认为有趣向是违背,那么舍去道而趣向于钱,是违背还是不违背呢?


43,鬼听经

经声朗朗影朦朦,户外揶揄相未空。
道到高时魔自远,何须覆钵显神通。

  郎秋部是我的同年【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或年龄相同者】,曾跟我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祖父郎廷劻,家里一向爱施舍僧人。五台山的僧人宗一和尚静思修行时,捧着来郎家化缘,郎公将素斋倒进钵中。那钵看起来明明比自己手里装素斋的碗小,饭菜倒进去竟没装满。郎公很惊讶。宗一说:“郎公不知道佛门的钵,贫穷的人投以供物马上就满。富人投入大量的供奉,即使千百万斗也不会装满么?”郎公因而知道宗一和尚有神异的本事,就请他到家中设立的斋阁,虔诚礼遇。当天晚上,宗一和尚独自打坐诵经,大约三更天的时候,郎公走出房门,远远看见黑夜中,僧宗一和尚房间的窗下有个人影正趴在那里偷听。郎公怀疑是强盗,叱骂他。那人听到,慢悠悠地起身,等郎公提剑追他时,却没追上,怀疑他已经翻墙跑了,就只是嘱咐仆人看好门户而已。郎公回到内屋,细想那人的行迹不像是强盗,于是悄悄出门偷偷观察。这时,已经是四更多,残月从东而起,又见人影将宗一和尚房间的窗户戳了一个孔,在那儿偷看了好久,自己低声说起话来:“我听说如来有三十二相,我看这和尚手足柔软,如见罗绵,有如来第三相的风采;双臂平立摩膝,如象鼻,有如来第九相的风采;仪容充盈端直,有如来第十八相的风采;身体长而宽广,端正威严,有如来第十九相的风采;梵音深远清净,有如来第二十七相的风采;眉间白毛软如丝绵,白如玉雪,有如来第三十一相的风采。但是其脚下没有平满相,不能像匣子底一样,不管地面凹凸,都坦然触底,没有满月相;不能身放如诸宝庄严的金光;舌头没有薄净广长相,不能覆面至耳发,所以没法时常享受美食,所以才沿门化缘。”过了一会儿又说:“可以走了,我已经知道这个和尚‘毕竟无体,与夫幻灭,灭非幻不灭矣。’虽说屋里有机巧的智慧,但墙角有耳,该走了。”于是起身离开。郎公仔细一看,只见那人头如斗一般大,扁扁的脖子八九寸高,两只胳膊下无胸、无肩、无腹、无腰,直接连着两条腿,高八九尺,走路如飞。走过转角去了大堂背后,就不见了。郎公紧忙走进宗一和尚的房间,对宗一和尚说:“你有察觉到什么吗?”宗一说:“那东西是魔。我已经盛水于钵中,正打算收覆他,他有所察觉就离开了。”
  柳崖子说:宋祁曾经说:西方极乐世界通达事理、知命的人,其言语能贯通生死鬼神,无边无岸,合万物的妄言为一真,真立而妄随。就像宗一和尚诵经而鬼来偷听,大概就是所谓的真立妄随吧?打算用钵覆鬼,却没得逞,这是因为不能去真。能聚敛妄语,以不学习不验证为极致,则知微察细。至于世间说见鬼的人大多不长寿,郎公此鬼怪后,仍能安享二十余年,以高寿正寝,子孙繁衍,家境逐日昌盛。大概是因为天地之间也要遵循阴阳之道,积德的人阳盛,阳盛则厉鬼不能侵,这是世间定理。


44,改中第七

取士原须秉至公,卢王颠倒太懵懵。
有才如此终能显,伫看占鳌冠国中。

  人们传说王杰先生在庚辰科乡试中,主考官打算将其作为解元。房师同考官是署理宝鸡县令长洲人郭元灏,特请将改王杰为第七名。主考官问其缘故,他说:“某家喜欢取考进乡闱的第七名作为自己的门生,这些人中大多中了三甲,如某某也是。就请在殿试中看看此生的表现吧。”主司同意了,王杰果然以辛巳科状元进入翰林院。
  柳崖子说:当初后周范质举进士时,和凝爱其才华。对范质说:“希望你能继承老夫的衣钵。”大概是因为和凝第四,范质也是第四的缘故。未几和入相,后来范质也和和凝一样拜相了。我看王杰公的事迹,又何独古人这样做呢。
  【和凝以翰林学士身份主管贡部。观读范质的考试文字,很器重他,因为自己登进士第时名在十三,所以和凝也把范质的名次也排在这个数。贡院中称这件事为“传衣钵”。后来范质官登相位,做太子太傅,被封为鲁国公,都与和凝一样。】


第三卷删略的篇目:

45,杜于皇

志怪传奇·柳崖外编(十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