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煤炭自燃过程及防治措施-徐州吉安矿业科技

2023-03-13 14:33 作者:徐州吉安矿业科技  | 我要投稿

煤炭自燃是煤在低温环境下发生氧化而产生大量热量,并不断积聚,使煤温逐渐上升到着火点而自发燃烧的过程。煤炭自燃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具有自然发火倾向性的煤以粉煤或碎煤堆积状态存在,具有适宜的通风供氧条件和良好的蓄热环境条件。上述条件在同一地点同时存在,且时间足够长,煤炭将发生自燃。煤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是煤炭自燃的根本原因。煤中的碳、氢等元素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物CO、CH4及其他烷烃物质。煤的氧化反应是放热过程,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掉,将使煤堆内部温度逐渐升高,煤温升高又加速了煤的氧化速度,放出更多的可燃物质和热量。当热量聚集、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就引起可燃物质燃烧。

煤低温氧化反应要经过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3个阶段。潜伏期,煤的低温氧化反应处于缓慢状态,煤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相互作用而在煤的表面形成过氧络合物,生成的热量以及煤的温度变化较小。潜伏期后,被活化的煤炭能够更快地吸收氧气,煤氧化的速度加快,氧化产生的热量大幅增加,如果不及时散发出去,煤堆温度逐渐上升,当达到煤的自热临界温度60~80℃时,煤的吸氧能力将快速加大,致使煤的氧化速度急剧上升,煤温同步快速上升,生成可燃物CO、CO、CH4及其他烷烃可燃物质,此阶段为煤的自热期。当煤温达到着火温度(一般210~350℃)时,引发煤炭自燃,此时有煤烟和明火冒出,通常称着火现象,即燃烧期

防止煤自燃的基本原则就是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在煤这一自燃物存在的前提条件下,只有防止助燃物和着火源的存在,也就是一阻止氧气(空气)的供应,二保持充分的散热条件,防止危险温度的产生。同时,在管理上加强上述两项措施的实施。

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普瑞特煤氧抑制剂与水混合后喷洒于煤体表面,在煤体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保护膜。该保护膜具有多重功效,既能隔断煤氧接触,抑制煤炭自燃,延长煤炭储放周期,也能有效抑制煤尘飞扬避免环境污染和风雨侵蚀造成的重量损失。


煤炭自燃过程及防治措施-徐州吉安矿业科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