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战绩的含金量
大家都听说过张辽800破十万。而周瑜五万人打败20万人,关羽三万人打败三万人,张飞三万人打败三万人,看起来都不是很耀眼。
可真的是那样吗?
我可以告诉大家,张辽800破十万,其实只是合肥之战,其中一场战役,而参加合肥之战的孙权方一共是十万兵力。比如水淹七军的襄樊之战,张飞和张郃的汉中之战,大家又称为宕渠之战,其实都只是一场战役的一部分。
而周瑜五万人打败十万人,却是完全由周瑜带领的。关羽的三万人去发动襄樊之战,也是完全由关羽带领的。
但是关羽的敌人绝对不只是有三万人,这三万人只是于禁的部队,在张辽传中记载,张辽奔赴了战场,徐晃传中记载,徐晃奔赴了战场,武帝记中记载曹操带领着手下一众将领,奔赴了战场,加上关羽包围了两个城市,每个城市就有几千人的兵力,还有靠着几千人的兵力就差点杀死周瑜的曹仁(值得一提的是,周瑜带着五万人打了一年多的曹仁,而关羽三个月就打败了)关羽所面对的敌人少说在十万以上。再加上孙权带领着,江表12虎臣和吕蒙,袭取了关羽的后方,和守将糜芳的叛变。这种性质和张辽打败孙权是一样的,只不过张辽赢了,而关羽输了。但是关羽所面对的人数是远多于张辽的。
所以请大家好好的看历史,不要只是单纯从人数上就判断一个人是否强大。
而且张辽之所以能够打赢合肥之战,是曹操亲自奔赴战场,还有一众将领帮忙才能够打赢的,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张辽的才能。张辽只是充当了前锋的功能。
张辽的才能和关羽是可以掰手腕的。但如果你仅凭一场战役就说他比关羽强,只是单纯从数字上考虑,那真是太单纯。
在正史当中,张辽的评价是,威震江东,关羽的评价是,威震华夏,其实它们的含金量是相同的,并且后世的地位都是同样被列入武庙,并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下面是引用历史资料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一一《张辽传》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 一一《武帝纪》
关羽围曹仁于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
一一《张辽传》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一一《于禁传》
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惧入围,破之,或自投两水死。 一一巜徐晃传》
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于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生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 一一《吴主传》
请大家友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