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编导影创考研 | 热门电影话题——侏罗纪世界&天才计划

2022-06-30 17:57 作者:深美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上期回顾

编导影创考研 | 极度沉浸——美学视角下的互动电影探析


热门电影话题

图片源于网络


【影片简介】

该片讲述了侏罗纪公园纳布拉尔岛火山爆发的四年后,恐龙在世界各地与人类共同生活、共同捕猎。这一脆弱的平衡将重塑未来,并最终决定人类能否在这颗与史上最可怕生物共享的星球上继续站在食物链的顶端的故事。


01_保证高水准的视觉盛宴呈现

作为《侏罗纪世界》三部曲系列最终章,这部作品延续了传统的好莱坞大片模式,以定型化的人物、公式化的情节、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完成影片创作。在电影极度商业化的当下,演员阵容往往是吸引观众关注到电影的重要因素。


《侏罗纪世界》作为终章之曲,在演员配置上延续了以往配置,仍由好莱坞吸睛明星克里斯帕拉特和布莱斯霍华德主演,保证了IP人物建构的稳定性。而在叙事模式上,这部电影复刻了此前经典灾难类型片手法,采用标准的“起承转合”好莱坞节奏。

图片源于网络


追求科技与自然的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和谐是侏罗纪世界一以贯之的价值观。经典的追逐打斗场面也是商业片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一大方式。壮丽宏大的美景、光与影的灵活运用下,人与恐龙的追逐场面串联起系列影片的记忆点。第一季新世界开篇的恢弘冒险奇旅氛围,第二季奇妙古堡惊魂夜的刺激观感,第三季冰天雪地大逃亡的肃飒则持续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图片源于网络


02_用情怀说话的集大成之作

《侏罗纪世界3》可谓是诚意满满,邀请了此前五部剧集的演员。两代演员同框,特别是赛特勒、格兰特以及马尔科姆三位《侏罗纪公园》老角色的回归,更使得这部作品振奋人心,赛特勒与格兰特在本季终成眷侣,圆了不少观众的童年梦想,而更令影迷动容的则是剧情对于过往作品的致敬与复刻无处不在。

图片源于网络


在影片的最大看点恐龙上,《侏罗纪世界3》一方面祭出了史上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的恐龙群。无论是前五部里的老恐龙还是新登场的南方巨兽龙,火盗龙和镰刀龙等,都为恐龙迷提供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饕餮盛宴,另一方面,侏罗纪也延续了此前作品的审美传统。


「雄踞一方的霸王龙尽管每一季的厮杀都需要助攻,然而始终能夺得最终的胜利,成为侏罗纪IP中当之无愧的霸主。每一季结尾霸王龙殊死搏斗的扬天怒吼,构成了关于这一系列影片最深刻的记忆。本季结尾霸王龙出现时不经意走过的流水屏风,也是在完美还原侏罗纪公园的标志,更让无数影迷大呼“我的童年回来了”。」

图片源于网络


03_偏离恐龙主题与观影期待的内容表达

管《侏罗纪世界3》把回忆值拉满,然而这部影片在海外“烂番茄”和国内“豆瓣”等评分网站都口碑平平,归根结底的一点是因为该影片在内容完成度上有所欠缺。对于期盼《侏罗纪世界3》已久的影迷而言,最希望看到的情节是围绕人与恐龙之间的互动展开,然而这部影片的故事展开却让资深老粉始料未及。


在《侏罗纪世界2》结尾,留给观众最大的悬念在于“梅茜的基因中是否蕴藏着恐龙的元素”、“当恐龙全面入侵人类社会,人与恐龙究竟如何和平相处?”带着这些未解之谜,观众们纷纷走进了电影院。


然而一部讲述恐龙的片子,影片中的最大危机却是突兀的变异蝗灾。利用恐龙基因改造现存生物使其巨大化并带来危机的思路固然有其新颖之处,但偏离恐龙IP的剧情架构则或多或少令观众有所失望。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影片简介】

1978年的南非正处于激烈的种族隔离斗争中,非白种人被迫聚居在隔离区域,被剥夺各种权利,非白人与白人之间的联系受到严格的限制。南非白人蒂姆·詹金(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和史蒂芬·李(丹尼尔·韦伯饰)因参加非洲人民大会秘密反种族隔离行动,在街头引爆自制的“传单炸弹”而被视为恐怖分子,两人被判入狱监禁后共同策划了越狱活动。


01_衍生ip创作之道

《天才计划》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天才计划》,不仅逃狱故事惊险刺激,打破种族隔离的内核立意也发人深省。给人的观感首先是真实可信,相比于杜撰的故事,真人真事的再现总能更加震撼。一方面它既可以利用原著故事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观众,又能突破经典内容可能存在的各种规定性局限(如特定时代、故事框架、思想认知等)),获得新的创造和表达空间,也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观众的需求,引发共情共鸣。一方面,因为有史实可考,故事的每一步走向都不会在逻辑上出现漏洞;观众观影的信念感,也很容易铺垫培养。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在现场经常和蒂姆·詹金就表演细节进行沟通,以求最大程度地还原蒂姆·詹金的这段监狱往事。

图片源于网络


02_氛围感处理可圈可点

导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最大程度地放大了故事的紧张感、惊险感,安南导演通过对镜头的熟练调度,让观众在不断切换的视角中,既能通过外视角镜头俯瞰全局,又能通过内视角镜头与人物同频共振,如此观众即可最大程度地收获到伏笔信息和观影爽感。


「詹金第一次在深夜实践逃狱计划后,因为太累而在第二天睡过了头。他在面对狱警的威胁和恐吓时,身体因为心虚而不受控地发抖。当观众从詹金的视角出发,看到狱警特写的镜头时,会发现这个镜头是在颤抖的。发抖的不是狱警也不是摄影师,而是正在对狱警发出注视行动的詹金。」


而当镜头切换到外视角时,此时的全场景镜头、正反打对切又回归稳定,意味着此时的观众又回到了全知视角。导演对于镜头处理的巧妙,让影片的氛围感始终在线。

图片源于网络


在听觉方面,《天才计划》对声音强弱的处理,以及对配乐的安排,都是对影片氛围感的精妙渲染。一方面,导演通过时间背景和环境因素对声音进行加工处理,放大了观众在观影时的身临其境感。


「詹金有一次在半夜实验自制的木头钥匙能否打开牢门,他在成功后想把钥匙收回来时,钥匙却意外掉到在了门外的走廊上,急中生智的詹金马上想到用口香糖把钥匙粘回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詹金的喘息声、木头的碰撞声、口香糖的咀嚼声之外,观众听不到一丝杂音,此处的声音处理,颇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味。」


另一方面,《天才计划》的配乐设计,既契合了片中人的心境,又能唤起片外观众的共鸣。在影片结尾,三人组在成功逃脱后的喜极而泣,随之响起的是一曲《This Rank Is Fine》,这首歌的曲调悠扬却略带颗粒感,反映出他们走出牢笼之后的解脱,更表现出他们对自由的向往。

图片源于网络

03_立意价值与商业属性,稍有失衡

《天才计划》的立意和出发点是正向的,在今天种族隔离制度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但在导演对观影爽感的追求,导致影片在主题挖掘上发力不足。


一则,影片在展示黑人和白人处境的落差方面,除了对黑人的奴役和黑人白人区的划分之外,只剩下一处让观众记忆深刻的戏份——曾在监狱里帮助过他们的黑人被无端绞杀。

图片源于网络


二来是旁白的过量使用。《天才计划》中,导演通过大量旁白直接把詹金的心理活动抛给观众,不仅压缩了演员的表演空间,也有投机取巧的煽情感。


此外,《天才计划》对于监狱外部因素的运用也力有不逮。比如在片中被多次提及的纳尔逊·曼德拉,观众并未在故事中看出他精神力量的有效作用。丹尼斯·戈德伯格(伊恩·哈特饰)作为曼德拉的同僚,他的存在感也仅限于影片的结尾部分。

图片源于网络


编导影创考研 | 热门电影话题——侏罗纪世界&天才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