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各种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
1. 1 kcal/h (大卡/小时) = 1.163W,1 W = 0.8598 kcal/h;
2. 1 Btu/h (英热单位/小时) = 0.2931W,1 W = 3.412 Btu/h;
3. 1 USRT (美国冷吨) =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
4. 1 kcal/h = 3.968 Btu/h,1 Btu/h = 0.252 kcal/h;
5. 1 USRT = 3024 kcal/h,10000 kcal/h = 3.3069 USRT;
6. 1匹 = 2.5 kW(用于风冷机组),1匹 = 3 kW(用于水冷机组)
说明:
1. “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冷吨)”表示。
冷库冷量计算:
一、冷藏冷库匹配的冷风机:
每立方米负荷按W0=75W/m3计算。
若V(冷库容积)<>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2;
若30m3≤V<>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1;
若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0;
若为单个冷冻库时,则乘系数B=1.1,最终冷库风冷机选配按W=A*B*W0(W为冷风机负荷)
当冷库与制冷机组及风冷机组匹配按-10℃蒸发温度计算。
二、冷冻冷库匹配的冷风机:
每立方米负荷按W0=70W/m3计算
若V(冷库容积)<>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2;
若30m3≤V<>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1;
若V≥100m3,开门次数较频繁的冷库,如鲜肉库,则乘系数A=1.0;
若为单个冷冻库时,则乘系数B=1.1,最终冷库风冷机选配按W=A*B*W0(W为冷风机负荷)
当冷库与低温柜共用制冷机组时,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35℃蒸发温度计算。当冷库与低温柜分开时,冷库制冷机及冷风机匹配按-30℃蒸发温度计算。
三、冷库加工间匹配的冷风机:
每立方米负荷按W0=110W/m3 计算。
若V(加工间容积)<>3,则乘系数A=1.1;
若V≥50m3,则乘系数A=1.0,最终冷库风机选配按W=A*W0(W为冷风机负荷);
当加工间与中温柜共用制冷机组时,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10℃蒸发温度计算。当加工间与中温柜分开时,冷库机组及冷风机匹配按0℃蒸发温度计算。
四、冷库制冷量中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1、冷库制冷量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q=Q1+PQ2+Q3+Q4+Q5
Qq: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千卡/小时);
Q1:围护结构传染量( 千卡/小时);
Q2:货物热量(千卡/小时);
Q3:通风换气热量(千卡/小时);
Q4:电动机运转热量(千卡/小时);
Q5:操作热量 (千卡/小时);
P:负荷系数(千卡/小时)。
2、冷库冷却间和冻结间的负荷系数P应取1.3.其他冷间取1.
3、冷库制冷量的冷间机械负荷应分别根据不同蒸发温度按下式计算:
Qj=(n1∑Q1+n2∑Q2+n3∑Q3+n4∑Q4+n5∑Q5)R
式中Qj:机械负荷(千卡/小时);
n1:冷库的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
n2: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
n3:同期换气系数,一般取0.5-1.0(“同时最大换气量与全库每日总换气量的比数”大时取最大值);
n4:冷库冷间用的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
n5:冷库的冷间同期操作系数;
R:冷库的制冷装置和管道等冷损耗补偿系数,一般直接冷却系数取1.07,间接冷却系数取1.12.
4、冷库制冷量中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n1),一般应根据生产旺季出现的月份,按附录三规定采用。当全年生产无明显淡旺季区别时,应取1.
第5条冷库制冷量中货物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n2)应根据冷间的性质确定,冷加工间和其他冷间应取1;冷却无冷藏间宜取0.3-0.6;冷结物冷藏间宜取0.5-0.8;
以上计算为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