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大甩卖”:长江实业七折开售旗下房产,意欲何为?
刚刚度过95岁生日的李嘉诚,依然对香港地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近日,李嘉诚名下的长江实业(1113.HK)公布了其在香港的新楼盘——亲海駅II的价格情况(价单)。但这原本正常的商业行为却引发了香港房地产界、甚至是内地的大量讨论,其原因在于,亲海駅II的价格相比于同区块的二手房价格低30%,仅仅相当于7年前的房价水平,被香港市民形容为“用屯门的价格买靠近港岛的海景房”,价格洼地令人咋舌。
具体来看,亲海駅II公布的价格约为每平方尺14997港元(折合人民币13767.56元,相当于每平米125159.64元人民币),而其中最便宜的房产单元使用面积约为210平方尺(23.33平方米),折扣后价格约为290万港元,折合每平方尺单价约为13810港元(折合每平方米115253.36元人民币)。

对比油塘工业区的情况,周边楼盘的均价相当于亲海駅II均价的97%-136%,购买亲海駅II就相当于在这一地块“七折购房”——加之这一地块虽然地处油塘,周边不乏海鲜市场及水泥厂,但距离香港本岛仅有一站地铁的距离,因此地段价值更是为业界内所公认,也让长江实业这一放血大甩卖更具爆炸性,连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都形容这一开盘价为“平爆价”。

长江实业对这一价格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称这一定价是想帮助有需要的市民上车,改善居住环境,并称地产发展商应该抱着“不用赚尽、不用赚多”的态度去解决市民的住房问题。尽管这一理由可谓“冠冕堂皇”,但了解长江实业以及李嘉诚的人,显然都不会对这一理由买账。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长江实业是想尽快回流资金,可能将把资产投向其他回报率能跑赢房地产的领域。

长江实业近年来常有“低价促销”的举动,时不时发出新盘“深水炸弹价”,其转型的意味愈发明显。截至2023年6月末,长江实业持有可开发土地储备约7600万平方尺(约844.44万平方米),已签未确认物业销售金额约148.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长江实业确认的物业销售收入仅为86.46亿港元,同比下降59.6%,收益约为35.3亿港元,同比下降56.2%。长江实业物业销售方面的量价齐跌,让业内已经认为,老谋深算的李嘉诚正在寻找另外一条赛道,而房地产已经是半过去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