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简述》 第四章 第二节: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节: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思考: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并制定了《国基准则》,即“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夏,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各派政治势力也立即行动起来,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日本是如何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侵华日军在中国实行了那些违背人道主义的暴行?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接着,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入侵中国。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要求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随后,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了表示“团结各方共赴国难”,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分批在庐山开谈话会,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在7月17日的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8月下旬,为了制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纲领、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随后,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侵华日军的暴行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
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日军将粮食规定为军用物资,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造成普遍的饥谨和死亡。他们还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日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1941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华北乡村变成一片焦土。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组建了细菌部队。1938年,细菌战元凶石井四郎的细菌部队迁至哈尔滨平房镇,成为臭名昭著的731部队。1938至1945年,731部队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剖等灭绝人性的手段杀害中国人、朝鲜人以及盟军战俘超过1万人。

日军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犯罪行为。
知识青年奔赴延安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取得了一系列战果,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一时间,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到延安去”成为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的共同选择。广大知识青年怀抱救国理想,冒着连天烽火,冲破重重阻碍,从国统区、沦陷区、海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曾有学生用这样的诗句记录了他们向往延安的坚定信念:“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他们中有工人农民的子弟,也有地主资本家的儿女;有文学家、音乐家、戏剧家、电影明星、新闻记者、律师、医生、军官、教师等,更多的是青年学生。为了安置和吸收广大知识青年,中共中央设立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多所学校。他们接受了革命教育后,有的留在边区,绝大多数奔赴各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救国的骨干力量。
本文希望能给阅读者们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仅供娱乐阅读或一定的参考。
本文可能会有错别字、遗漏内容或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给予纠正和留下宝贵建议。也可私信up主 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