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年人多社交不仅会降低抑郁症的发生,还会有这一好处

2023-05-16 10:12 作者:西安精神科贾伟  | 我要投稿

现在的老年人大多不缺吃穿,缺少的是精神慰藉。孤独、单调已成为老年生活的常态,遗憾的是,作为老人最大的精神寄托——子女,却常被生活与工作牵绊,很少有时间陪伴。

不知从何时开始,老人孤独的身影随处可见,独处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常态。

很多老年人长时间独处,缺乏孩子及朋友的陪伴,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其焦虑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心身疾病等问题不容忽视。


调查显示,我国约30%的老年人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而约15%会变成严重慢性抑郁。近年来,老年人已经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群体,尤其是农村空巢、留守老人,抑郁问题很严重。

老年抑郁的症状:

我们认知中的抑郁症,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心境低落、行动和思维迟缓、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而老年抑郁的表现,往往没有这么“抑”。

1.抑郁老人常常觉得不舒服,胸闷气短、头痛失眠,但到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2.抑郁的老人,常常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这可能是对日益衰弱的身体的过度焦虑;

3.容易无缘无故发脾气,或者对某件事的负面反应,超过了合理的范围,跟以往相比就像变了一个人;

4.坐卧不安、充满焦虑,总担心大祸临头,为了寻求安全感而做出旁人难以理解的事;

5.常常自责,甚至追忆久远的往事,觉得自己当时做错了事、对不起他人。

这些表现,在儿孙的眼中似乎与“抑郁”毫不相关,可能会淡淡地说一句:“人老了,脾气也怪了。”


之前,湖南株洲一老奶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独自一人,对着视频诉说自己的孤单,直接冲上了热榜。

“我呀,太孤独了,一个人,我的儿女们,都不在我的身边。我的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广州,我的孙子有8个,他们都不在我的边。他们为了生计,为了他们的家庭。

可是,我现在一个人。一天三餐饭,我都懒得做了。过去啊,他们都说我做饭最好吃,现在我连自己吃都(觉得)不好吃了....”

短短的几句话,就道出了无数老人的心声。

还有很多老人感到孤独,可他们不会表达。

老年期是较为特殊的时期,老年人的依恋需求显得更为复杂。

一方面,面对社会角色转换,不少人退休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睡眠、食欲、精神大不如从前,安全感降低,对亲人、朋友会更加依恋;

另一方面,负面的情绪更容易侵扰老年人,并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心灵的陪伴和呵护。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约2.6亿。其中,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达到了70%以上。

当子女不能时时在父母身边时,老人若有几个朋友,就能相互帮助、排解孤独、获得支持、共同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等。

 

今日,一则爱社交的人更长寿冲上热搜。


专家表示,老年人经常参加社交活动,不但会降低抑郁症、孤独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还会延长寿命。

1.经常参加社交活动,老人的网络和社会支持会更加强大,因此抑郁、孤独等心理障碍发生率会明显降低。

2.社交活动涉及到经常东奔西走,跟着朋友出去郊游,旅游,参加各种活动,可以调动老年人的活动状态,比如之前是在家里面呆着,看手机,养养狗等静息活动会转化成动态活动,可增加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3.老人通过社交,可增加一些保健知识,对身体进行全面的关注。

所以说,在提倡子女多陪伴老人的同时,也要鼓励老年人经常参加社交活动,这不仅可以让老人身体和心理得到健康平衡,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能促进寿命的延长。

老年人多社交不仅会降低抑郁症的发生,还会有这一好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