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储备!到2025年将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GIS开发工程师或成职业新风口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湖北省拟确定了40个项目为湖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其中排序前20个项目为湖北省拟推荐教育部项目,并予以公示。

此前,由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武汉中地数码共同申报的地理信息大数据现场工程师项目获得湖北省教育厅立项,并推荐教育部遴选。
践行致远,共塑英才|中地数码集团、新中地教育与湖北国土资源学院开展校企合作!


其实早在去年10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印发通知,决定联合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明确到2025年,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现场工程师
随着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普遍应用,能在生产一线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即现场工程师,成为企业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当前,我国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成为企业急需的人才。按照《“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2021年发布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将有近10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的缺口。
GIS开发工程师
其实,地理信息行业对现场工程师的需求也早已有之。并且,现场工程师与当下地信行业亟需的GIS开发工程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中地数码作为地理信息行业龙头企业,作为经工信部推荐成为现场工程师项目的首批入围企业,长期致力于与高校共同培养兼具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和信息化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助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多年来,中地数码,新中地教育经过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已经培养了大批的GIS开发工程师。这批GIS开发工程师,正是按照当下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面向的不仅是一个具体岗位,而是“职业带”,重在培养一批既精通智能化生产、能解决复杂问题,又能够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GIS开发工程师。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空间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AR、VR技术等多种技术交融发展,大大拓展了应用领域及范围,促进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这就对地信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既要懂得传统的地信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开发,信息处理的能力。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发展为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为的高技术服务行业。

总之,当下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地信相关专业的同学或者是从业者,也应该用信息技术将自己武装起来,以现代信息网络为核心驱动力,应对今后的行业变化,解决GIS行业人才“就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新中地教育
新中地教育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及知名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IS)软件领域领军企业——中地数码集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优质雄厚的企业资源、教育背景及产业发展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师资及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