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幕末历史常识10则(五)

再来10条日本幕末历史入门常识,新人入幕末坑必备——
1. 肺痨(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风寒(感冒)等病症在幕末危险吗?在今天又如何?幕末时代都是常见的危重症,致死率很高;如今医疗水平发达,都有非常高的治愈率。
2. 佩里率舰队来航了几次?2次,1853年初次来,7月8日进入浦贺港,要求幕府开国;1854年再度抵达,经过交涉,3月31日正式与幕府签订《日美和亲条约》。
3. 佩里舰队有意攻打日本吗?无意。美方舰队的粮食、武器补给均不足,佩里只是恫吓幕府而已。且时任美国总统的米勒德·菲尔莫尔只要求他想办法开港,但没有授权动用武力。
4. 为什么德川幕府要与各国缔结通商条约而同为德川家的水户老公齐昭坚决反对?水户藩尊王思想盛行,认为洋人不可冒犯“神圣的皇国”;虽然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但是与皇室也很接近,包括齐昭的正室就是皇女登美宫;还有政治利益的考量。
5. “安政大狱”是什么?时任幕府大老的井伊直弼与美国签订条约而未得到天皇的敕许被认为是对朝廷的冒犯;排挤政敌“一桥派”拥立“南纪派”的德川庆福(后来的家茂)成为幕府将军,从而引起朝野的强烈抵制乃至暴动。于是在安政五年,井伊直弼严厉打压反对派。
6. “樱田门外之变”是什么?由于不满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开国政策和强硬手段,水户藩浪士于江户城樱田门外突袭井伊直弼入城的队伍,致其当场死亡。

7. “坂下门外之变”是什么?井伊直弼死后老中安藤信正继续沿袭井伊直弼的开国路线,因而遭到尊攘派志士在江户城坂下门外的刺杀。刺杀虽然未能得逞,但幕府的威信再次受到打击,以此为契机,安藤信正不久后被罢官、隐居。
8. 幕末时代朝廷有实权吗?由于《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的限制,最初朝廷并无实权,但在前所未有的危机下,萌发了权力复苏的意识。虽有波折,但总得来看,从1853年-1868年间朝廷权力、影响力在不断增长,最终实现了“幕朝权威易位”——这是我提出的一个概念,指最初只具有仪式性作用的朝廷,与江户时代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幕府的权威此消彼长,最终朝廷取代了幕府能够号令天下的地位。
9. 孝明天皇的立场是什么?概括来说孝明天皇(统仁)不喜欢外国人,他支持攘夷;虽然希望排除外国人,但是不想爆发战争;同时他不支持武力倒幕,支持公武合体;在南纪派与一桥派的争端中,倾向于一桥派。所以其表现为赞同攘夷,批评幕府开国,但是又反对武力攘夷的长州,阻止倒幕的发生,与德川庆喜、松平容保的关系极佳,也在许多事情是倚重能够体察其心意的岩仓具视。
10. “朝廷”和“新政府”是什么关系?新政府是在朝廷名义的号召下,以年幼的明治天皇为中心,重要朝臣为基础,萨长等倒幕藩为支柱,各藩有资格的藩士出席下成立的,是朝廷的继承和发展。虽然初衷是囊括更多社会成分参与公议,建立相对民主、进步、近代化的政府,但实际上长期被藩阀把控,向着集权而专制的方向发展。
(评论区持续收集各类幕末常识性问题!是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