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风永不灭,《九霄寒夜暖 》要来了
估计日本网友睡着了都会笑醒过来吧,我们中国的古装电视剧,为什么一再要配上日本人的衣服和装饰呢,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东西吗。

李一桐的这部新剧,再过两天就会全网播出了。
审核人员没有看出来是这部剧的倭风,是因为自己的学识和见识的问题,但是广大的观众和网友也看不出来,就说明问题相当严重了。
鞍灭随便放的两张剧组宣传图,估计大家就没有看出来吧。上图日本男式和服,下图日本女式和服。

没关系,让鞍灭来手把手地教教大家,认识认识什么叫倭风,什么叫日本所特有的文化。
首先第一步,你得记住这部剧的导演,一定要记住她的名字,最好用笔记下来。
同时,鞍灭也强烈建议广电总局设立一个黑名单,把这个导演的名字列入。

第二步,再把这部剧造型师的名字记住。
虽然从名字上看是个中国人,但里面还是不是中国人,就不知道了。鞍灭只肯定一点,这个人疯狂崇拜日本人和日本文化,恨不能自己身体里都是流的日本血。

好,第三步,把这两个人的名字打在大屏幕上,让大家都好好看看,什么叫美国和日本的畜牧业,在中国的产业园发展得非常的成功。

下面就到了正式科普的时间了。
没办法,似乎全网也就只有一个叫鞍灭的人看出来了,十四亿中国人,哎。
第一个知识点,李一桐在剧中插在头上的那根簪子,是日本艺伎的传家宝贝,中文名字叫日本丸玉簪子,小伙伴们请看下图。

不管从京东还是拼多多,再到淘宝,你都能搜出来一大堆这种玩意儿。
跟李一桐头上的那个一模一样。

李一桐头上这个东西,也是日本和服的标准配置之一。
李一桐本人不知道不奇怪,毕竟连网友们都不知道,整个剧组都不知道也是让人震惊。

不相信的小伙伴,来看看剧组的宣传图,还是高清大图呢。看看李一桐头上插的,是不是这个日本丸玉簪,是不是完全一模一样。

女性角色几乎成了日本元素的展示重灾区,下图是另一个女性角色,看看她的穿着和佩戴。
完了,又看不出来了。
又得让鞍灭来上课了。

为了便于大家再看清楚一点,鞍灭找到了一张更加清晰和清楚的近景照片。
现在大家看出什么了吗,什么,还是看不出来?

这就是日本帽子啊,日本田间妇女经常在地里劳作的时候,就戴的这种帽子。
也不全是日本妇女,日本男的也戴。

除了被下架的《我叫刘金凤》,另外一部扑得悄无声息的惊天大剧《青簪行》,也是这样的倭风。
杨紫头上戴的,就是日本帽子。

你以为《我叫刘金凤》下架了,就没有倭风了,审核就严格了?
说真的,鞍灭一度怀疑是因为自己的那篇文章发表了之后,才导致《我叫刘金凤》才下架的,因为从时间上来看,只差了一天。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不是鞍灭的文章中铁证如山,恐怕百分之九十的观众,都不会知道,也看不出来。
再说回到这部《九霄寒夜暖 》,还是帽子的问题,李一桐头上戴的那顶帽子,就是下面这种日本帽子。

上图和下图,都是百分之百的日剧,并非国产剧。
请仔细看日本产的,纯原装日本货。

好了,再来看国内拍的。
下图是一部国产武侠片,鞍灭写的文章配图。这种帽子,就和李一桐头上那个帽子一模一样。

这种帽子是把日本帽子稍微变了一小下,大体上保持了日本帽子的原样和精髓,但是又有一点极为弱小的变化。
你说它是日本帽子吧,又不完全是。
在香港导演的作品里,几乎百分之百会出现这种倭帽子。

当然也有一些微小的变化,比如下面这种,在帽子的顶部作一点小小的变动,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日本帽子。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帽子跟中国八竿子也打不着。

然后,我们再来看李一桐头上戴了个什么玩意儿。
日本人的玩意儿。

什么,从侧面看不清楚?
好,那就来一张正面的,看到没,全剧的演员,全戴这种倭帽子。
我们华夏可没有这种帽子。

再来张更加清晰的。
粉丝就不要跑来洗了,高清图扔你脸上。
再来看看这部剧的配角,戴的又是什么帽子。
不是妥妥的倭帽子,又是什么,你来告诉我。
鞍灭最想不通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审核部门,每一部倭风剧都要靠鞍灭这样的草根小网民的提醒,才知道这是倭风。
如果鞍灭不写文章,是不是《我叫刘金凤》就永远都不会下架了?
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鞍灭想问的就是,我们的影视圈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一拍古装片,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就一定要用日本的东西。
鞍灭曾经在文章中做过一个统计,得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结论和结果。
鞍灭惊讶地发现, 我们拍的古装剧,只要是香港导演的作品,百分之百全是倭风,而且倭风非常重。
剩下的古装剧,也有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有倭风。
曾经有粉丝写私信给鞍灭,要求列出一张没有倭风的古装剧名单,结果鞍灭写不出来,为什么,因为根本找不到!
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什么问题,鞍灭搞不懂,小伙伴们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