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刷新世界纪录!中国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纠缠!

2023-07-14 12:00 作者:V自然探险家  | 我要投稿

7月14日的消息中,我们得知我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他们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之前的世界纪录24个


这项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的潘建伟院士朱晓波彭承志团队以及北京大学的袁骁等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的。他们的成果于7月1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量子纠缠量子计算加速效应的关键来源之一。通过增加纠缠比特的数量,量子计算能力可以呈指数级增长。然而,由于量子系统性能操控能力验证手段的要求很高,之前真正实现的纠缠比特数量一直未能突破24个的限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在之前构建的“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的基础上取得了进一步突破。他们将并行多比特量子门保真度提高到了99.05%,读取精度也提高到了95.09%。同时,他们还结合团队提出的大规模量子态保真度验证判定方案,成功实现了51比特簇态的制备和验证。


此外,该研究还提高了量子计算机的可靠性。通过提高保真度读取精度,研究团队减小了误差的概率,增加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这对于在实际应用中保证量子计算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为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量子计算机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并且执行更多的计算步骤。这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无法通过传统计算机解决的难题,如优化问题模拟量子系统密码学等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量子计算一直是科学家们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量子系统的特殊性质,如量子叠加态量子纠缠,使得研究和开发出一台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变得非常困难。尽管如此,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为实现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潘建伟院士表示,这一突破是中国量子科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他表示,超过50个量子比特的纠缠簇态制备标志着量子计算的关键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今后,他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有许多其他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IBM在去年成功实现了53个量子比特量子计算。这些突破的积累将促进全球范围内的量子计算研究合作,加速这一领域的发展。


刷新世界纪录!中国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纠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