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攒肚和便秘怎么区分?又该如何缓解?

2022-06-11 15:33 作者:婴享宝宝  | 我要投稿

什么是攒肚?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5天宝宝:

90%的正常宝宝每天大便在7次以内

50%的宝宝大便次数在4-5次以内

10%的宝宝大便次数2次以内。

1岁宝宝:

90%的宝宝每天大便次数在5次以内。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三件事情:

1、月龄越小,宝宝大便次数差异越大;

2、1岁以内,随着月龄增加,宝宝大便次数呈现下降趋势明显。

3、3岁以后宝宝的大便次数才开始变化不大。



所以,宝宝大便次数变少,是大部分宝宝的人生必然会经历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许多宝宝就出现了某一段时间不拉粑粑的“攒肚”现象。

“攒肚”其实是种通俗的说法,在小宝宝身上比较常见。

是指小宝宝随着月龄增大,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变强了,所以吃过奶后,食物残渣相对就少了,需要“攒”几天才够一次的便量。

于是宝宝的排便习惯就发生了改变,之前可能一天拉几次,变成了现在几天拉一次。一般来说,攒肚并不影响宝宝吃奶,不会让宝宝有不舒服的感觉,虽然排便时间延长,但是大便性状并不干结,宝宝排便时也不费力,所以并不需要担心。

 一般,攒肚的现象大多发生在几个月大的小宝宝身上,随着宝宝辅食量的增加,攒肚的情况也就慢慢消失了。


什么是便秘?

看完关于攒肚的介绍就不难明白了,排便间隔时间长并不是“便秘”的主要症状,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才是便秘的“真面目”。

如果宝宝的大便是干结的,甚至成球形,类似羊粪蛋状,或排便时宝宝看起来很痛苦,甚至是哭闹,那么要高度警惕宝宝是不是便秘了。

宝宝为什么会便秘?

宝宝便秘,在排除肠道畸形后,大多是因为饮食结果不合理导致的。

有一点需要知道的是,大便是否干结,和喝多少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喝再多的水,只能加重肾脏的负担,让排尿的频次和尿量增多,但对于缓解便秘并没明显的帮助。

那么粪便中的水分来自于哪里呢?其实主要依靠肠道内的细菌与纤维素相互作用,产生水和短链脂肪酸。

所以说,如果宝宝有挑食、偏食的现象,不喜欢吃青菜,无法摄入足量的纤维素,那自然就会出现的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的现象。
简单来说,区分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吃睡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发育正常,没有其他不适的表现就是攒肚了。
如果宝宝食欲变差,肚子鼓掌,还硬邦邦的,经常哭闹,特别的拉臭臭的时候,甚至便血,就要考虑便秘了。
如何应对:
1、不建议使用开塞露或者肥皂条(形成依赖会影响宝宝自主排便能力的建立,增加便秘风险);

2、不要随意吃药:包括益生菌(母乳宝宝随便在乳房上舔舔就有很多益生菌哦)、乳果糖(吃了这个会肚子很胀不舒服哦)、西甲硅油(这个药不能帮助排便可能会打很多屁)等等。

3、纯母乳喂养。

4、腹部按摩:被动促进肠道蠕动



PS:促进肠道蠕动的按摩是有一定力度的按摩,轻轻的抚摸肚子作用有限哦。

5、增加运动:趴、翻、爬等主动运动;排气操、举高高、大声笑等被动活动。(全身肌肉运动起来,血液循环更好,肠道蠕动更好哦)

6、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对宝宝肠道功能调节真的蛮不错的。


攒肚和便秘怎么区分?又该如何缓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