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章病院 | 莫将“刘郎”误“桃花”

2022-05-09 13:11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李可钦

2020年5月12日《闽南日报》第10版刊有文章《任性的刘禹锡》,其中说道:“特别是十四年后再次被皇帝召回长安时,在这个只要稍许低头便可改善自己困顿境地的机会面前,他又一次来到玄都观,看着枯死的桃树和满地的野葵燕麦,再一次吟唱道:‘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任性。皇帝不高兴了,权臣不高兴了,他们不愿意被讽刺为菜花,于是刘郎这朵桃花就又被遣送他乡。”文中所引用的诗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中庭”应为“庭中”,“种花”应为“种桃”。此外,理解也有误,诗中“桃花”并非指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下有作者自序:

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太子李诵(唐顺宗)即位,即位后重用王叔文等人进行改革,意图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刘禹锡等人参与了这次革新运动。可惜,革新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到半年便以失败告终。当年八月顺宗被迫让位,并改元“永贞”,故此次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刘禹锡等人被贬到外地做官。元和十年(815),在外做了十年官的刘禹锡回到长安后,有感于人们在玄都观看花盛事,写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诗语含讥讽,“桃花”“桃树”暗指打击革新派而上位的朝廷新贵,“刘郎”指诗人自己。因这首讽刺诗,诗人再度被贬。

又过十四年,刘禹锡回到京城,任主客郎中,再次去游玄都观,原来茂盛的桃树不复存在,只看到菜花在风中摇摆,想到朝廷人事变迁,当初权贵已大多不在,忆起往事,触景生情,便写下《再游玄都观》这首诗。诗中仍然以“桃花”暗喻当初的新贵,“菜花”是指取代之前新贵的另一批当权者,“种桃道士”指打击当初革新运动的当权者,“刘郎”则仍然指刘禹锡自己。

故上引文字中说“桃花”是指刘禹锡是错误的,“桃花”指的是打压革新派而上位的朝廷新贵。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5期《文章病院》栏目。)


2022年第5期

电子刊


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53204211订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

跳转邮政微商城订阅


点开大图识别二维码

订阅2022年全年电子刊
欢迎关注

咬文嚼字公众号


欢迎下载

咬文嚼字App



文章病院 | 莫将“刘郎”误“桃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