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肯公园成员麦克·信田接受《GQ》杂志采访:随心而行,未来不可期

2018-10-07 18:45 作者:林肯公园售票处  | 我要投稿

It′s more about the journey than the destination...

原文翻译自:《Linkin Park's Mike Shinoda Is Taking the Next Step》。个人翻译,多有不足,英语好的各位可以直接看采访原文,连接在评论区。

以下所有文字及图片内容,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作者:BRYAN WASHINGTON  摄影:DANIEL PRAKOPCYK 


GQ杂志拍摄的写真


如果你曾失落无助,林肯公园的作品总会像一束直射心底的救赎之光。与他的乐队伙伴一起,rapper/歌手/制作人麦克·信田藉由林肯公园向全世界展现他的才华,他们的歌曲让许多人度过他们内心的难关。不过这一次,麦克现在的处境极其特殊——他,孤身一人······

林肯公园的音乐事业长达二十年之久,乐队成员查斯特·贝宁顿在去年七月的不幸离世,让这个乐队的未来显得那么难以预见。几个月的沉寂后,林肯公园于2017年10月重回公众视野,在好莱坞碗(Hollywood Bowl)为现场近17000位粉丝先上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全世界的粉丝通过网络观看了这场演出。Mike唱了一首新歌《Looking For An Answer》,这首歌是麦克在查斯特离世八天后写下的。这过程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一面是难以割舍的回忆,另一面则是对前路渺茫的困惑。没人知道这个乐队该往何处,答案依旧未知。

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贯穿了Mike整个职业生涯的人生信条,给予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念与力量:创作,和锲而不舍。在纪念演出结束后,Mike宣布以个人身份重返舞台,并陆续发布了EP及全新专辑,即他以个人名义发布的第一张专辑——《Post Traumatic》。未来如何我们无法预知,但生活终要继续。尽管他已在乐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但这对他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篇章。

Post Traumatic
看着都觉得温暖啊=W=


《GQ》杂志:所以最近怎么样?你过得还好吗?

麦克·信田:我很好。我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今天做得很好”,而且说实话,最近我感觉还不错的。

是什么促使你想做一张个人专辑?

我一直在做音乐,如果晚上在宾馆休息,或者是我飞往其他地方,我总是带着我的电脑。我总是写写歌词打打节拍,然后创造一堆音乐。这根本停不下来,到其他地方闲逛,或者突然间有一个灵感,我会用手机记录下来。也许是一段节奏、一段旋律,或是几句歌词,随便什么都会记录下来。所以这对我来说很正常,这就是我每一天的生活,和过去九个月十个月做专辑的过程以来没什么不同。

但如果有一个主题的话,这又有很大的不同。「出个人专辑」这个想法大概是在五个月或六个月之前,我想想,大概是在2017年8/9月左右。我听着我创作出来一些音乐,然后脑海里蹦出一个想法,“天,我想这就是一张SOLO专辑”。

听起来有点大胆,在那时候我根本没想到要这么去做。事实证明,面对困境还有走出困境,都是很个人的事。这张专辑注定就是一个个人的、自传式的日记。于我而言,展现这个过程的唯一方式,就是音乐。我想这应该是最合适最恰当的方式了。就这条「治愈之路」而言——这张专辑里的歌曲是按情感变化的轨迹和创作录制的时间排列的。专辑的创作开始于走出一个黑暗的地方,走到一个更光明的地方。

所以专辑的录制过程更像是一段心路历程?抑或是记录着情绪的起伏?

是的,在这期间每天的情绪都会有所不同,每一首歌都记录着这些不同的情感。


当你在制作专辑的时候有没有一些主题是你不愿意去面对的,或者是想要在进行调整的作品?

我做专辑原则就是。每天我无论做什么事,感受到什么,都是合适的,都是恰当的,这是真的。就只是写一首歌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想法或是此时此刻的感受。而且,如果这些音乐不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我不会把它放到专辑里面。就这张很个人化的专辑而言,你听到的都是我真情实感的体现。

就像每一天和朋友的一点点交流中相互理解,意识到某些东西是怎么发生的——而我所做的——影响着我的工作。就像只有一段话的很棒的书。我不想要这情绪就这样被渐渐的淡忘,而且我也不想让自己固步自封。

这张专辑听起来就像日记,很“原生”。是刻意为之的效果还是本就如此?

在一天的工作接近尾声时,我并不觉得我需要对我的作品进行过多的修饰,并且也不希望专辑中的歌曲因为相似而感觉冗长。我有好几首差不多一样的歌,而我只是选了其中更好的放到专辑里。其中应该有一首——很早之前——好像是Chester离世后的几个星期,我写了一首歌 Looking For An Answer ,而且我们也在之后的在好莱坞碗的纪念演出演奏了这首歌。在这之后的几个星期里,我们也曾在录音室录音,但始终都达不到我满意的效果,所以这首歌依旧在创作中。




以个人艺术家麦克·信田的名义发布这张专辑,你如何创作出一首歌?不单单只歌词,还有其他的一些要素——况且还是在没有其他乐队成员们或者写词人的配合下创作。这个过程于你而言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个过程和我在乐队时的创作过程很相像。我的创作过程很开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随意。因为创作过程可以开始于我手机上一个奇怪的录音,或者我电脑里的一段节拍,或者坐在钢琴边就开始了。然后我会问自己:“这首歌需要什么?”然后随心而动。有时这意味着改来改去,最后什么也没有。其他时间你会偶遇到不曾预料的东西,你喜欢它,甚至会为了加入这个元素而把整首歌都改了。当我写歌的时候我随时会这么做,不管是做哪张专辑还是与其他人合作。

我认为这其中真正的不同,在于你经历了如此巨大的悲伤之后,我感觉失控了。正如处在同等经历的人们一样,感觉心头上压着块巨石。人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些可以信赖的东西,可以让事情尽在掌握。于我而言,创作音乐可以说是这样的一种方式。但同时我想以个人名义发布这张专辑,明确了这点,也就明确了一个出发点。

还有一点很清楚的,我喜欢(林肯公园里的)那几个货。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种关系不仅只限于乐队成员,我们更像是朋友、亲人一样。就像亲兄弟一样,我们也有意见不一的时候。所以有时在写一首歌,或者决定一场巡回演出的地点等等等等一堆事情,我的感受是一方面,其他人的感受又一另一方面,我们得找个折中方案。直到最后大家都觉得可以了,这件事才最终确定下来。可能花五分钟,也有可能花上几个月。谁知道呢

不过最后我们总能找到一种方式,去互相鼓励,协助彼此。


制作专辑时,有没有从其他音乐获取灵感?

【麦克笑了笑】这是个好问题。我听了很多东西,但有时这对专辑的影响不是很大。我享受一些经验了一些人的专辑大部分,是80年代新浪潮的产物(New Waves)。一些比如像Tears for Fears,Phil Collins、Genesis,还有一点Talking Heads和Depeche Mode的作品。我喜欢这些乐队。他们的作品也一直在启发我。若不是Depeche Mode的话,在《混合理论》中精彩的键盘音也许就不存在了。

在你的现场演出中,是否已演唱过新专辑中的歌曲?

是的,我在首次复出的当天就唱过,那是在洛杉矶连续进行的两场演出,并且其中一场是为亚太裔传统月(APAHM)所准备的演出,因为洛杉矶这里有一部分亚洲社区。

为了亚太裔传统月做的准备?

是的,我也非常开心我是他们的一员。我认为,通过这种有如家庭般亲密的方式来拉开巡演的序幕是再好不过的了。我写过一首歌叫《Kenji》,写的是二战期间美籍日裔美国人的遭遇,亦是我父亲的亲身经历,之前我还从没有机会现场演唱这首歌。在那里我唱了,感觉很棒。

这是两场完全不同的演出,同时不断地演出也是一个抛开杂念的好办法。我之前都还没有机会来好好唱这首歌。所以,我想把它列入在巡演歌单中,因为它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而在演出前几周,我又接到KROQ的演出邀请,所以,我决定在当天稍早的时候再进行一场演出,我们的舞台在人群的正中间,这不像传统的演出那样,舞台离人们很远,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和粉丝们互动。


你认为你的演唱会曲目会随着巡演的变化而改变吗?专辑里有些歌听起来很复杂,想知道你怎样在现场演唱这些歌?

我希望到时候我能按照曲目演出。第一次写下演出曲目是我在想:“会不会太累了?”比方说,这里面掺杂着些个人情感。还想给一大群粉丝一段难忘的回忆,我是不是给得太多啊?(笑)

最后我决定冒一下险,而且我感觉,这是一场精神上的体验,我们体验到的,是生活,而生活,注定有难过的坎。比如我们纪念离世的好友。比如讲述我的家庭的《Kenji》。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就像是这世界的一小块拼图。

你还会继续出个人专辑吗?或者更多的林肯公园的作品?或者与其他歌手或乐队的合作?

目前这一切对我来说就像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没有时间要求,也没有目标,内心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就这样顺其自然,想你所想,看你所看。

我最近就是这么做的。我有几个小目标,我要登台演出,我想要做好我的音乐。所以这意味着和一些人聊一聊,到处去演出,甚至上电视。管他呢,这样就很好。这段时间里我差不多都在这么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宣传和支持我所创作的音乐。

但是从更深层次上说,我不知道更好的下一步是什么,但我很乐意继续前进,直到看清未来的路。未来嘛,会是一片蓝天的,我也乐意花时间看清未来通向何方也许一路走下去,我们关注更多的是路上的风景,而不是目的地。这,也许就是我想说的。


翻译&校对:LinkinPark资讯站,部分翻译参考微博用户@Shinoda0211 的专栏文章《麦克·信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已获作者授权。


林肯公园成员麦克·信田接受《GQ》杂志采访:随心而行,未来不可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