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婚礼前夜

婚礼前夜,躺下的很晚。由于是夏天,床又不够睡,外甥便打了地铺,我将明早穿的衣服放好后找了个单人沙发歪着。虽然已近凌晨,躺下却还是睡不着,毕竟早上很早就要出发去接媳妇,并不敢放胆睡去。这是这几天大家合力装饰的婚房,此刻已经收拾好跟我一起迎接明天的到来。院子里的灯被母亲悉数关掉,只剩下大门口必要的两个灯笼。屋子里很安静,能听得见空调的呼呼声,它把风口上的红纸吹的摇曳生姿。我听见她跟姐姐将院子里烧水用的锅炉装满水,就进了屋,也许在进屋之前,还重又环视了一下院落,放心后才回了屋。几个月来,最忙碌的人是母亲,进进出出,里里外外,托人帮忙,找人采买。
既然左右睡不着,还不如索性在手机上写点东西,也许在婚礼上能用的着,但后来却发现,虽然我掏出手机好几次,却始终发不出一言,只剩下用拿手机的手背拭泪。颗颗泪珠,皆是幸福。

在结婚的第一百天,在暂时没有考试的日子里,我决定将那天夜里编辑的文字落实到纸面上。于是你就看到了下面的内容:
只有经历过结婚才能真正体会到婚姻才是货真价实的终身大事。原来只有亲历结婚,才不会有之前为此的焦虑。
首先,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深更半夜动身光临寒舍参加我跟媳妇的婚礼,这辛劳自不待言。这份情谊不敢忘。
其次,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与缘分让我做父母亲的孩子,你们辛苦了,这份恩情不会忘。
再次,感谢我的媳妇对我的包容与理解,我也会一如既往的努力让我们家蒸蒸日上。这份感情不能忘。
最后,感谢为这场婚礼操劳的众位亲朋,各位幕后人员,希望大家都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平安顺利。
谢谢大家。
后记:在老家的院落用老家最传统的习俗举行婚礼也许是皆大欢喜的不二选择。这是我跟故乡连接的另一种方式。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跟故乡总是在不间断的进行连接,最后的连接就是若干年后的入土为安。于是我想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所写: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