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治理大理模式vs.湘潭模式,高下立见!点赞云南外来入侵物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福寿螺,被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生物之一。为有效治理福寿螺,两年前云南大理曾经推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政策——重金收购卵块。这样做的好处有三:(1)给农民带来增收的机会;(2)没有使用任何化学药物,未对其他生物造成威胁,环境友好的清除方式不会影响生态平衡;(3)可促进外来入侵物种的资源化利用;(4)重金之下,可大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保障了福寿螺物理清除工作的顺利、高效推行。

2020年7月4日,云南大理曾经发布公告,凡主动将采摘的福寿螺螺卵交于属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螺卵40元/公斤的价格给予补助奖励。

按照通常每个卵块200~1000粒福寿螺卵计算,那么,一公斤卵块能代表着多少只福寿螺灭于无形,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2022年7月初湖南红网的一篇报道,却似乎并没有从这类优秀经验中学到,反而成了农药公司的喇叭。这篇报道提到,农民付不起工钱去供人工清理福寿螺,所以就推荐农民打药。原文称:“有40多亩农田的稻苗受到福寿螺的侵害,如果请人摘除的话,按照一亩田2个工时、每个工时150元来计算,要花近1万元。”事实上呢?湘潭为什么不试试大理的方法?

较之湖南湘潭发放“杀螺胺”——杀螺使用的化学药剂对环境(土壤和水体)存在一定副作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影响生态平衡;且治标不治本——云南大理的做法值得点赞!
治螺先治卵,投入少、见效高。如果说还有什么能让福寿螺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理,同时还能让生态环境和老百姓双双受益的话,福寿螺清除的“云南大理模式”绝对值得效仿。

笔者期待福寿螺治理的“大理模式”能继续下去,被各地广泛予以推广、采纳。
(本文代表笔者本人观点。欢迎争鸣,欢迎推荐优秀案例!)

文 | 田文杰
编辑 | Samantha
日期 | 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