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财务尽职调查系列——尽职调查的分类

2021-07-22 22:11 作者:紫杉FA  | 我要投稿

尽职调查的分类

按照尽职调查的内容来分类。收购方对被收购公司的审慎调查通常是多方面的。可能会涉及被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市场竞争情况、运营管理情况、人力资源情况、组织系统情况、诉讼情况、法律合规情况等。按这些内容来可将尽职调查分类为财务尽职调查、商业尽职调查、法律尽职调查、信息系统尽职调查、人力资源尽职调查、运营尽职调查、技术尽职调查等等。

财务尽职调查:主要是针对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开展的调研;

商业尽职调查:主要是针对被收购企业所处的行业领域的市场容量、竞争情况、被收购企业的市场地位、经营现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的调研;

法律尽职调查:主要针对被收购企业的法律风险、现有合同履约情况、合规情况开展的调研;

信息系统尽职调查:主要针对被收购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架构组成、安全性、实操性开展的调研;

人力资源尽职调查:主要针对被收购企业当前的人员构成、各人员状况以及组织情况开展的调研;

运营尽职调查:主要针对被收购企业的购销存供应链及生产运营管理、以及辅助业务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调研;

技术尽职调查:主要针对被收购企业的技术现状、技术领先程度、科研状况、研发实施情况等开展的调研。

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开展收购前,收购方必须要对被收购企业在这些方面展开调研了解,只是在各方面开展调研的详细程度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所不同。对于需要详细了解的部分,收购方可能会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最常外包给中介机构执行的尽职调查主要包括每个收购交易都要实施的基础性的尽职调查,比如财务尽职调查和法律尽职调查。对于一些高科技企业,收购方可能会聘请专业技术顾问开展技术尽职调查。对于收购方不太熟悉的打算新进入的市场和领域,企业有可能会委托咨询公司开展商业尽职调查。而信息系统尽职调查、人力资源尽职调查和运营尽职调查有可能是收购方在完成收购交割后会开展的。当收购方打算利用或部分利用被收购企业的系统、人员以及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时,在完成交割后,会希望对被收购企业进行系统、人员和管理情况的摸查,以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收购后整合方案。

按照尽职调查的组织者来分类。在企业收购过程里,收购方会希望在收购前对被收购企业有详细的了解,因此,会亲自或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被收购企业开展尽职调查,这种尽职调查为买方针对卖方开展的尽职调查,尽职调查的组织者为买方,因此被称为买方尽职调查。被收购企业,也就是希望能开展股权融资的企业,也就是卖方,在引进战略或财务投资人的过程中,会想呈给投资人一份企业自身情况的详细介绍,因此,在引进投资人前,融资企业通常也会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自身情况开展尽职调查,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为融资企业所有,用于呈现给投资人,使投资人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这类尽职调查的组织者为融资企业,也就是被收购企业,也就是卖方,因此被称为卖方尽职调查。通常买方尽职调查和卖方尽职调查都是为了了解和介绍被收购企业的详细情况,但是两者的立场不同。买方尽职调查会更关注企业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以及关注企业的一些负面因素,意在提示收购风险。而卖方尽职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向投资者详细介绍企业情况,意在给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展现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潜力,更偏重于企业的情况介绍。即使卖方尽职调查是由中介机构出具的,中介机构需要保持中立,但是由于组织者为卖方,因此,卖方尽职调查可能不会太过于强调一些负面因素,对于一些风险也有可能不会呈现过于悲观的观点或态度。因此,这就是即使在收购过程中,被收购企业已经出具了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报告,收购方也还会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的原因。

财务尽职调查系列——尽职调查的分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