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原画师分类解析——日式作画基础解说③

了解作画史对画师的学习很重要啊,有相当重要的参考意义。
六七十年代日本TV动画刚兴起,透视问题和动作方面都很随便,仅仅是到了能动起来的程度。相当于仅仅是当时漫画的延伸,因此被称为电视漫画。
【表现方式的开拓创新】
金田伊功更夸张更具想象力,开发出相当多全新作画表现方式。(另外金田不只会画这类大开大合的动作场面,他本身作为一个普通原画师水平也是极高的。)典例有如金田光 十字闪。
【继往开来】
金田影有如一些机械或爆炸烟雾特效上的无规则阴影,后被山下将仁进一步开发,名为“海带影”,后续今石洋之 龟田祥伦等等都在金田的内核上加入自己的理解。
【对真实的需求,在人物调度上做加法】
70年代的动画并没有“真实”的立体感和重量感。此时一部片子带来了日本作画史的转折点。大友克洋监督的《AKIRA》
而后层出了很多以真实为准绳的动画,比如《老人z》《奔跑吧梅乐斯》。
80年代中后期以及90年代中前期,也正是ova动画热潮。同时在往真实的追求之中,
这批原画师也分成了两派,
◆一个是以冲浦启之和IG系一系列作品为代表的“真实系”,以突出重心和惯性等物理性质让动作更显真实。(比如冲浦的作画你会感觉到物体本身的重量感,动作收尾 身体经常随着动作摆一下)这样以往没有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让冲浦的作画显得非常真实。
(实际上人动起来并不是会这样摆来摆去的。所以把这类流派称之为“真实系”是久妥的。只是乍一眼看上去很真实,所以这个词是逐渐被淘汰了。但也的确缺少一种概括冲浦这种派系的叫法)
◆一个是以宇都宫理为代表的“宇都宫系”,代表人物为宇都宫理。在《AKIRA》的制作现场到后来的《御祖先大人万万岁》,现了类似田边修,太平晋也,松本宪生这样学习宇都宫风格的人。
这个派系非常尊重现实中的时间,相比作画中每一张的精度,更加注重每个时间点上动作的还原。整体上动态非常丰富,经常出现一连串不带停的动态。不会去特意凸显惯性或者重心的表现相比冲浦那种并不是那么真。缺少一点物理性质,可能让观众觉得没有打击感不够爽。但是实际上更加接近真实现实中的打斗也没那么多打击感。
同时宇都宫本身的作画因为经常不追求美型也难被现代观众接受,所以这个派系是最少见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松本宪生,火影里很多松本宪生作画都是这个类型。当然这个流派的学习难度也非常大,没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和作画速度,是不可能在普诵商业动画作品展现这种风格的。异外宇都宫系也是从作画思路上就有所不同。
◆现在拍视频作画参考非常方便,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真实系”代表人物 小林惠佑。(最近的比如孤独摇滚中的吉川知希)
都是利用视频参考的方式,兼顾了上述两种派系的优势。既有物理性质的表现又照顾到了真实的时间,但也有坏处就是有股明显的转描感。(拍视频参考作画也是现在紧张的电视动画工期中,简单出好效果的一种办法,据说梅原翔太经常公带原画师共输一些视频用来作画参考。)
【网络时代的动画人们】
正如上面所说讲入网络时代之后,网上很容易看到各种各样原画师的作画MAD,有机会接触到各种风格的厉害原画师。
单续往一个方向学的原画师越来越少,不少都是复合风格的。所以很难去概括年轻画师的风格。
共上也曾经感叹没有人去追随他们一代的脚步。当然地有时代原因。类似《AKIRA》《回忆三部曲》《人狼》这样高质量剧场版机会,在近年是越来越少了,年轻人缺小这样的锻炼机会,就是有 年轻人也难参与进去。
各种原因造成了日本动画作画巅峰大物,还是驱集在五六十岁这一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