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元纯电豪华的黑马,极氪交付再加速 7月定单再次破万
“电车能不能买?”——相信这样的疑问在如今的声量已经越来越小,人们从怀疑到观望,从尝试到认可已经逐步完成了心理变化。那么随之而来的第二个问题,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买什么车好?”,其实在这个问题之前,夹杂着一个小而重的问题,且需要谨慎自问的:
“我有什么需求?”。

在选车的时刻,没有绝对的黑白对错,但如何自信且不悔做出抉择,相信有数据的支撑将会来得更加踏实。
新能源车愈战愈勇,30万元豪华纯电杀出黑马
6月,一份《2022年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上牌数据分析》(来自“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会 新能源汽车委员会”)的报告令我们十分震撼。

从饼状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纯电动、插电混及增程式乘用车已经大肆切分了近1/4的乘用车蛋糕,而其中纯电动汽车更是在这片切角中大快朵颐。
根据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在6月销售了502,033辆,环比增长54.32%,同比增长近130%。放眼上半年新能源已售数量近210万辆,有望突破全年500万的总交付量。

这样的两组数据,为我们带来的不光是新能源市场的一路向好,也昭示着新能源品牌及产品未来将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在产品功能愈发“内卷”的当下,谁能抓住大趋势的脉络,并切实用产品满足用户的胃口,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说到产品体验,我们不妨将目光放在30万元左右的纯电汽车上。因为在此价格区间中,可以很好地展现出汽车工具属性之上,带来的额外价值。

当下,正式产品百花齐放的时日,“对比之风”四起。在寻觅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了极氪001,这是一个没有绝对竞品,又有着令人兴奋的品牌与产品。
在城市道路上,它的出现率正在不断提升,当我们见到它的时候,也总会有眼前一亮之感。那么,它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在刚刚结束的7月,极氪001多次吸引了行业内的注意力。根据极氪智能科技公布的数据:极氪001在7月交付了5022辆,环比增长约16.7%,累计交付数量突破3万辆。同时我们也从数据中看到,极氪001自开启交付到交付量破万,用了110天,从1到2的突破,用时107天,从2到3的突破,缩短到了64天,并且刷新了3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汽车市场交付记录。

从这样的进步中我们可以看到,极氪001正在迅速被市场认可。总而言之,目前它正处在爆单与大卖的良性循环中。
极氪001取得如今的惊人表现,究竟是何原因?我们不妨回到开篇的话题,共同探讨“用户想要什么?”以及“它能给你什么?”的话题之中。
相互信任的结果,亦是新的过程
“炫技”一词在纯电智能车上出现,实则是个中性词。但在这个词的背后,我们更期待看到有干货的支撑。
无论是玲琅满目的数据,还是洋洋洒洒的分析,最终我们都要回归到本质,即“买与卖”。这就如同我们孩童时期初次进入陌生的小卖部,抱着尝试的心态去买自己想要的,通过了解与尝试,我们逐渐建立信任,并长此以往。虽然购车所付出的代价,不可与儿时买的一辆四驱车相比较,但那时的购买,也是在零用钱中一笔不菲的开销。

所以,我们的信任是源于品牌的影响力,产品的产品力,能作证这些的便是交付量与口碑。那么我们不妨回到产品本身,看看它吸引人的点究竟有哪些。车做为工具,消费者需要的无非是好看、好开,以及高性价比。极氪001在此基础上,为消费者带来了超预期的惊喜,使其做为工具十分趁手,做为伙伴又充满趣味。

在外观设计上,似乎触动每个人的点并不一致,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带给人们共同的点在于时尚、充满设计感的外观,以及独特的猎装车型。

在座舱上,极氪001以目前量产车最优的车规级座舱芯片高通骁龙8155芯片做为其新一代智能座舱的中枢,也为之后的用车体验及OTA升级铺设了更大的空间。由此一来,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更顺畅的人机交互,更丰富的座舱内容,为消费者带来了更豪华舒适的私人空间。

在底盘上,极氪001经历了全球性能车顶尖工程团队长达上万小时的调校,也赋予了它专属的操控感受。3.8秒破百的成绩,可以带来百万级燃油性能车才有的畅快淋漓,也使车主在日常使用中有了更十足的底气。
除此之外,它可以打动消费者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了解了它所带来的产品力后,我们同样不可忽视它在精神层面带来的种种。像是产品为我们所带来的生活状态、社交圈层,无不由此发生改变。
由此可见,极氪001的交付量暴涨是有迹可循的。更重要的是,交付量的蓬勃也将带来车辆更高的保值率,更庞大的用户圈层,以及建立长久的用车期待。
结语
在今年新能源汽车交付有望突破500万大关的预期下,在那块“红色蛋糕切角”中,如果我们再进行分层,会发现在这之中还会存在一个层级,即打上“豪华+智能”标签的车。选择品这口香甜之人,也在逐渐增多。

我们并不想通过洋洋洒洒的文字,来过度称赞这辆车究竟有多好,或是以“推动新能源发展”这样庞大的话题为其歌功颂德。但是,极氪001的出现,确实率先推出了新能源市场中,许多消费者想要品尝的新品,它也清醒地知晓用户需要的不再只是与产品相伴而生的科技噱头,而是更深、更好的产品体验。
我们也期待着新能源市场持续蓬勃发展,并出现更多值得用户付出信任的品牌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