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富贵又非富贵--是名富贵】--第二篇,一心只读圣贤书


第二篇,一心只读圣贤书
上次朋友喝醉之后我就送他回家了,毕竟大马力的大G发点什么事情都不是愿意看到的,那可是我的向往。
今天我带了一罐茶去看他
一进会所就看到他春风满面的对着电脑眉飞色舞的,显然他是在进行视频会议(不要问我为什么那么肯定没有在做直播), 我识趣的坐在了一边,我也观察了一下他并没有忌讳我坐在一旁。
我的耳朵还没有修炼到家,听说修炼到家的人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续上跟他的谈话我本能的在兴趣的驱使下想深度了解他是怎么做到的,毕竟我也想做一个有修为的人。
没过多久他结束了视频会议,我们寒暄了一下就直奔主题-----泡茶,哈哈毕竟不在酒桌上聊天就要在茶桌上侃山。

茶香四溢
我的茶技不是很精湛,但是主要茶是好茶,据送我茶的人描述这个茶是一个山上定量采摘的,我当时也好奇的问了一下是不是妙龄少女用唇齿采摘的,他狠狠地嘲笑了我一番。罢了罢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
我的愿望终究是得到了满足,毕竟我的小目标不是一个亿而是纯纯的好奇
同学的描述:
那几年他还是很苦的,苦的不是天灾也不是人祸而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A,省吃俭用(逃地铁票,捡别人的衣帽鞋子,买超市的打折食物,买上级学生的二手课本,。。。)
B,不参加没有意义的活动(同学没必要的聚餐他不去,异性的约会他不去)
C, 尽量利用起来课余时间做零工今早的融入到社会,了解社会的构成和运作
总结,他想专注的实现他的向往生活和向往世界。
他对自己的要求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他自己而言的,可是我没有在他描述期间发现他漏出痛苦的表情反而是享受。
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会存在他的世界,踢足球、打篮球、逛商业街、去公园...到是听起来蛮丰富的。
但更吸引人的还是在谈及经济课的具体内容:
1.“经济的本质是服务于与管理者的理念的--道”
2.“经济是头脑金融是工具,金融是经济的打手--术”
3.“经济要依托与财务的实际数据分析而做出战略--理”
4.“经济的检验指标就是市场的繁荣程度--象”
我好奇这是西方的老师传授的经济学吗?这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老师传授的易经学
他做了解释:
1,你们家的经济是为了你们家的思想理念而服务的,你们家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决定了你们家的经济计划的制定,这就是道,道就是和观念相连的。
2,你们家的经济制定的计划在落实的时候肯定是通过劳作--创收--银行机构--市场流通--收益保值或者增值而间接实现的,这就是方法,方法就是术。
3,你们家的经济在落实的过程中肯定会依照时时数据或者历史数据去执行,而不会想当然的进行不能操作也不可能操作的事情。这些数据都是财务知识,这就是理。
4,检验经济制定和落实的是否科学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标准就是你们家的精神面貌/满意度或者是开心的程度,以及积极性,这就是象
我听着你们家、你们家、你们家真是有点别扭,这要是在大街上我肯定会回一句‘你才你们家呢’,但是今天我没有,我求知的欲望觅盖了虚荣的玻璃心,那一个玻璃心是我自己安排上去的与别人何干呢???!!!
这些理论我之前也听过,但是这次是最透彻的。拨开乌云看到了本质。
那我在想:如果经济是有服务的对象的,那如果服务的对象需要作假哪有怎么办呢?我提出了我的问题。
“尽虚空遍法界,唯心所显,唯识所变”,“这世界真真假假有什么到底是真的,又有什么到底是假的呢?”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我被对方的回答震慑了
是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呢! 我怎么去定义呢?
我听过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那难道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吗?
好像如来佛面对孙悟空对峙六耳猕猴的时候他并没有明确表态哪一只猴子是假的,那只假猴子或许是真猴子的另一个思维意识吧!!!
看来经济不是本体,本体是经济服务的那个对象。经济只是本体的一个幻化、虚无缥缈的战略。是真还是假只有服务的对象说的算了,毕竟他才是幕后老板,经济是军师,财务是账房,而金融是打手。
同学看着我的总结表示很满意。就差说一句孺子可教了。

这个公式我已经印到了脑子里了,我试试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套入共识去分析一下具体现状,省的被忽悠了。毕竟现在骗子这么多,没有个x光你都不容易发现他们的真身。
后续---同学的经济运作的经历和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