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吸血2万亿!

2023-07-11 19:47 作者:米多多笔记  | 我要投稿

A股的生态,散户基本是韭菜

各路势力都盯着散户吸血

以2022年为例

IPO 5868亿

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1万亿左右

印花税2759亿

券商佣金1263亿

基金管理费+托管费1764亿

一年吸血2.5万亿

好在2022年A股提高了分红

分红+回购大约2.3万亿

但净吸血依然2000亿左右。

这就是A股底层的bug

散户被吸血太多

2021年的情况更差

抽血2.9万亿

造血1.8万亿

净抽血1.1万亿。

------

相较于美股,情况要好不少

美股2022年IPO 222亿美元

再融资515亿美元

各种税费没找到数据,预估2000亿美元

抽血约2700亿美元(数据不完全准确)

2022年美股造血2万亿美元

净收益约1.7万亿美元

2022年是美股IPO的小年,抽血较少,比较特殊

2021年,美股IPO数量是历史高点

 美股2021 IPO+再融资,约4500亿美元

各类税费,未找到数据,预估2000亿美元

总抽血约6000亿

2021年美股分红13700亿美元

净收益依然有7300亿美元

相较成熟市场,我们大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

再来说说近期的市场行情

我常年看各类知名分析师和研究员的研报

跟踪下来,发现大部分都看不准,都是事后诸葛亮,随风倒

这几年发现靠预测宏观赚到钱的李蓓,要比纯打嘴炮的人强不少,准确率较高(当然她也有错的时候),她近期发表了最新的研判,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可以当作参考。

(1)现在内资已经对刺激措施不抱太大希望

(2)地方债总规模近100万亿,光利息就是很大的数字,每年还要新增10万亿规模的债务,负担已经很大。现在财政收入也在下滑,很难再大规模举债进行刺激

(3)地方债可能会通过协商,降低利息,通过比较软的方法化解,不会像外资想的那样,对银行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

(4)期待中央大规模承接地方债,期待大规模发消费券,期待强刺激,可能要落空。

(5)经济可能要靠自己的力量探底。相当一部分周期性行业可能会跌到更低水平才能企稳回升。

(6)对于债券、商品、股票的判断。

利率,不会更快速的降息了,震荡为主

商品,近期反弹后,可能还会再跌一波

股票:指数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未来几个月可能震荡磨底。个股和板块会分化,基本面好的个股下个阶段可能有机会。

按李蓓的说法:就是论持久战了

对于这种行情,比较好的办法就是,逢低定投,拉长时间,既能控制风险,又能不那么煎熬。

--------

最后复盘下今天的行情。

今天大A继续上涨。

但依然没量,成交量只有7000多亿,人气依然比较低迷。

不过最近平衡型组合还好,前几天跌的时候跌的不多,近2天又有所上涨,浮亏又降低了,今天更新后,浮亏应该小于1%了。

平衡型稳健的特性在熊市确实挺重要,尤其是心理特别悲观的时候,亏的不多就没那么煎熬

逢低定投点,慢慢降低成本,熬过黑暗,一般都会赚钱。

不像风险大的基金,跌起来没底,很容易让人绝望,追涨杀跌,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新能源车:

今天新能源车大涨1.15%。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3年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下降2.6%,环比增长8.7%。

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4万辆和8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5.2%,市场占有率达到30.7%。

整体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车的增速却稳住了,可喜可贺。

前段时间中汽协联合16家车企签了个承诺书,倡导大家不打价格战,但周末的时候这个声明因为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紧急删除了,协议内容也做出了调整。

说实话,蛋糕大的情况下,没有一家车企愿意主动压缩成本来搞价格战。现在车企的竞争压力已经大到要靠一纸协议约束竞对的程度了,可见新能源车行业是真的卷啊。

不过,跌了一年,目前新能源车产能过剩已经有所好转,可能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股票型上周调仓配置了一小部分新能源车和锂电池。


PS:

我建立了一个交流圈,点这里的变色文字,加入交流圈,详细交流。 


吸血2万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