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搓CFE镜头从这里开始(2)
接前篇,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实现镜头光圈与机身联动。即在机身动作时,光圈自动收缩至预设值。重新上弦是,光圈恢复全开,方便取景。
这部分的改装涉及到不少对原镜头部分结构的切削。由于基辅镜头本身存在较大公差。很多调整即便具体量化,也难有广泛的参考价值,所以希望这篇短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时间有限,所以细节无法一一详述,我将主要以图片和注释为主体。
首先需要对镜筒内光圈控制机构进行一些改动,改变弹簧的位置。修改完成后,该弹簧将提供张力保持光圈收缩状态。而光圈调节环上的cam surface 则提供反向作用力迫使光圈舒张。如下图:图中光圈环已被移除,中右部分为修改后的弹簧位置,注意弹簧的右侧锚点(螺丝)被移至悬臂下方。为避免零件干涉,需将镜头原本对焦调节滑轨(2个)打磨去1mm高度(红圈)。

光圈联动齿环最后选择了使用1mm激光切割黄铜制造。该滑环沿圆周布置有3个同心弧形开槽用于滑环限位。下方数个内齿将与镜头法兰上的上弦联动机构齿轮啮合。右侧环内直角突起将与镜头光圈控制机构交互,迫使光圈在上弦状态保持全开。

该T形组件由1mm铜板切割制成。其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镜头光圈机构转环侧。另一端垂直部分将与前文提到的黄铜滑环内直角突起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黄铜滑环顺时针转动时将推动镜头内光圈转环同向移动,并使镜头光圈舒张。

动作过程见下方动图。注意该动图为了便于观察没有安装镜头法兰后部。在实际安装中,用于固定黄铜滑环的三颗螺丝也同样用于固定镜头后部法兰组件。在实际组装中,部件之间的润滑极为重要,可能需要对滑环上三个开槽进行打磨微调,确保组合体滑动顺畅。

在该部分完成后,需要对法兰上弦联动机构进行加工,将一个齿轮焊接至联动机构另一端。完成后组合所有组件即可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在测试时,建议使用500系列机型,由于200及2000系列的结构特殊性,一旦镜头卡死,维修和恢复都会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

时间紧,任务重,无暇润色文笔,添加细节,还望见谅。如有问题还望评论区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