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生围

2023-04-07 11:17 作者:爱说谎的鸽子精  | 我要投稿

春三月,绚丽春光肆意挥洒,映射在东生围景区,现代仿古建筑也显得格外明亮清新!

不过此行目的并不在此,目光便不再这些建筑上多做停留!

 

朱红廊桥,檐崖微雕,路纹起伏,显然花费了一番心思!

得闲适坐在廊桥两侧,一面禽鸭戏游,牛儿伏水,浮流潺潺,偶可见白鹭赛飞~

一方即春去溪溪,泛泛磷光;风来留声簌簌,春香缠隐!

若不是同伴呼喊,闭目聆听感受这份宁静的我险些沉溺其中!

 

前行途中,桃李结花,随风摇曳,仰视复观,亦觉得煞是好看!

不多时,豁然开朗,眼帘闯入一片油黄,两座围屋静立其上,一质一朴!

停步初看,黄花娇艳,映衬着人儿更加可爱了些许!

托着远处高山,顶上白色风车,如此巍峨灵动!

片刻回神,向望身后围屋,心中不禁泛起一种别样感觉!

背后这座百年古建,是安全感?

细细感受了下,仿佛它们在静静的呢喃,呼唤不远处的我!期盼却不急切!

辍步上前,围屋卵石基底,四方水渠,由高至低,彰显先民基建其质;

臆想夏日雨季,渠内泗水翻涌,延高赴低奔涌而去,乃绝淹覆危机!

 

环视高墙,多为清水石砖造就,拂缝轻击,闷声脆响,远观既觉敦实、威严肃穆!

(其中幽深墙洞,在战乱年代,也起着防御外敌的用处。以内对外,以逸待劳;而洞口修建狭窄,冈石加固,里间‘跑马道’洞洞相通,避免伤亡的同时也能让人快速支援!)

正门口旁,庙香难在,石臼留痕,180年光景飞逝,不难揣测当年人流出入,焚香祭果,杵衣捣户的场面!

入园游景,里外排水渠道,里高外低,与外面建造一脉相承,供我们窥得一丝先民遗慧!

 

抬步在卵石路,尽管时间去往近200年岁,卵石路光滑发油却不见一颗石子松落,极为紧实,可见当年建筑工事严格,用心造就!

 

不同于圆形围楼的分层落户,东生围“九井十八厅”皆是一层分户式,与外墙高度形成落差,呈现方正米斗的形状!

细看正厅天井,天井正对下一口圆缸摆在正中,不难看出前人设计理念!

俯视之下,东生围整体建筑沿着中线左右对称,坐东面西,天井下圆缸也正好落在围屋的中线上,摆放的极为周正,放置圆缸的‘青砖池’里也泛着水色荧光,隐喻着生生不息的意思!

而这种圆缸在中国建筑上也被称为“太平缸”,既有保家平安的寓意,也刚好和整体方型建筑呼应,表达出‘客家人’的内柔外刚的性格!

有感中华建筑之美,美在匠心独韵!

独自游逛在围屋内里,房梁高悬,典型榫卯结构,墙顶防火砖,墙底青冈石固边,清水砖堆砌,里墙仔细用手臂丈量,约有三四十公分厚度!虽比不得围屋最外墙五六十公分防范标准,却也是极为扎实!

围屋整体顺序沿用外厅,内厅,里堂,内屋的格式层层递进,都由‘门限’(门槛)相互隔开形成不同的个体!

像屏风花鸟鱼虫雕绘,通宝金钱样式的排水口和卵石底纹,房柱下的雕花瑞兽,墙上残存的褪色壁画等诸多元素,无不反射出祥和的氛围!

如果说这些中华建筑方面的智慧已经让我感叹的话,那么在围屋的人文精神方面更是令我感到吃惊与震惊,深深抨击着我的内心!

一路走来,围屋内不管是外围还是内厅都充斥着文字身影!

在最里面的里堂是静置着观音尊像的观音阁,上面挂着最这座家族式围屋最珍贵也是整个家族如此兴盛的核心秘密!

“金母长生”匾,漆墨雕花,朱红洒金,经时光腐朽,也不难看出当初御赐下这块奢华牌匾时整个家族的喜悦!

如果说这块匾只是给我印象奢华的话,那么旁边门房上的青冈石刻字,却让我深深感受到家族传承文化!

两边分别刻着“齐家”“积善”两个简短词汇,当看到这两个词汇,在侧目望里厅神龛的菩萨,好像看见了很久前有老妇人每日礼拜的身影浮现!

我赶忙退出里堂,继续体悟参观,果然“敦行、敦本、重义、树基、礼耕、延禧”等词汇映入眼帘,看完我内心久久未能平静,莫名惭愧起来,感慨原来最重要的从来不是那些看得见的外屋建筑风格与华丽雕花,承家要义还是在注重门风,内有教化,后代品行,品性修养为重!

犹如顿悟,心慢慢清净下来,坐在内厅放置的宾客椅子上!

清凉从双股顺着脊背直达脑袋,令我自然坐直身躯,有感受到主位有柔和欣慰的目光看来的怪异感觉!

而在春寒未去的季节,厅内清凉却不阴冷,不经意间瞄到厅内居然有围屋曾经主人祖先画像,放置着供台和跪垫?

脑子里不由浮现出,调皮捣蛋的小孩跪在跪垫受罚自省的画面!

在度参观,牌匾,楹联,有民国十三年的“春辉延度”,近现代的“五世同堂”,以及“清辉朗润”传递给人的脑海形象!

想来在这生活的人们应该从不缺幸福感吧!

主佣和谐,耕读传家,柔韧不失男儿刚烈,富贵却不奢靡,威严却不失和蔼,谦卑仁善及对大家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生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