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知识大排查

2023-05-14 23:37 作者:逻辑怪的生物好好  | 我要投稿

一、生物与环境

1.(选择性必修2 P4思考·讨论)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不一定能保持稳定,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且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2.(选择性必修2 P5探究·实践)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不宜选择单子叶草本植物为调查对象。因为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3.(选择性必修2 P5探究·实践)样方法中强调随机取样的目的是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4.(选择性必修2 P11探究·实践)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因此无须设置对照组,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5.(选择性必修2 P12拓展应用1)种群的“J”形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种群的“S”形增长曲线的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

6.(选择性必修2 P16小字部分)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7.(选择性必修2 P28与社会的联系)四大家鱼的混养就是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8.(选择性必修2 P29拓展应用1)“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蝉与树之间是寄生关系;蚕与桑树之间是捕食关系。

9.(选择性必修2 P32科学·技术·社会)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

10.(选择性必修2 P40思考·讨论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原因是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11.(选择性必修2 P40思考·讨论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12.(选择性必修2 P41思考·讨论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共同点: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13.(选择性必修2 P56思考·讨论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去向(不考虑流入下一个营养级):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了;部分作为排遗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个营养级,而被分解者所利用。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14.(选择性必修2 P60拓展应用2)溶解在水中的方糖不能变回原来的形状,原因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物质总是由有序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

15.(选择性必修2 P63与社会的联系)减弱温室效应的措施: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这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6.(选择性必修2 P67拓展应用1)生物圈(填“是”或“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不是(填“是”或“不是”)一个在“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系统,因为物质可以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它必须由生物圈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方可维持正常运转。

17.(选择性必修2 P67拓展应用2)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填“能”或“不能”)循环利用。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的原因: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全部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

18.(选择性必修2 P83旁栏思考)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的原因是牛处于第二营养级,蔬菜处于第一营养级,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用牛肉消耗的资源多;养牛与种植蔬菜相比,前者释放的CO2多,所需要的林地面积和水域面积也就越大。

19.(选择性必修2 P103概念检测)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知识大排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