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宋宫词》之剧情讨论(澶渊之盟后)

2021-04-04 22:24 作者:战狼31805  | 我要投稿

名不正则言不顺,先说剧名:

宫词,古代的一种诗体·多写宫廷生活琐事,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代诗歌中多见之,如 王建《宫词》。后世沿而作之者颇多。

大宋/宫词

恕我直言,剧情在20集以后进入了一个平缓期,这也证明了我之前的判断:澶渊之盟做为剧中的一个重点,结束之后,无休无止的宫斗就开始了。




第34集:刘娥封后。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二月……丁亥,立德妃刘氏为皇后。

剧中也做了一定的修改,其实李宸妃这个名称的出现已经是在宋真宗死后的事了,这中间隔了快20年,这个就有点向传奇故事演变的节奏。

明道元年(1032年),疾革,进位宸妃





第32集时间点:1008年。

赵元份的几个小孩上线了,这些人是赵宋王朝的新生代,尤其是老三赵允让。




赵允宁:长子


允宁字德之,性至孝,因父感疾,恍惚失常。既而嗜学,尤喜读唐史,通知近朝典故,工虞世南楷法,真宗赐诗激赏之。又善射,尝侍身后苑



赵允让(宋英宗的生父,时年13岁,长得显小)

次则濮王允让也。
濮安懿王允让字益之,商王元份子也。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历史上一场“天书运动”,即将拉开帷幕,由于剧中的王旦在历史上是正面形象,所以“迷信”活动就不劳驾他了,戏份给王钦若了。

有一种说法,这是做为对辽外交、文化战线上的一个手段[1]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b682bdd184494a83353141218b3512fa&site=xueshu_se

[1]胡小伟. "天书降神"新议--北宋与契丹的文化竞争[J]. 西北民族研究, 2003.


《大中祥符》 年,开始了:

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 ……

这段台词够长的:

(王)旦等曰:“陛下以至诚事天地,仁孝奉祖宗,恭已爱人,夙夜求治,以至珠邻修睦,犷俗请吏,于戈偃戢,年谷屡丰,皆陛下兢兢业业、日谨一日所致也。臣等尝谓天道不远,必有昭报;今者神告先期,灵文果降,实彰上穹佑德之应。

上有文曰:“赵受命,兴于宋,付于冲(剧中是“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





剧情中“澶渊之盟”已经结束了,我也说一说吧:其实剧中也算是写出了许多内容。

PS:我个人认为澶渊之盟结束后,整个剧情突然平缓下来了……

曹利用以银两绢帛三十万换来宋辽两国和平,于是乎,赵恒大赏群臣,进行升官。这些职务大致和历史上这五位历史人物相同:


  1. 寇准:中书门下平章事( 景德元年……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2. 王旦:参知政事(这是在澶渊之盟以前的, 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景德)二年,加尚书左丞。 )

  3. 丁谓:三司使(契丹犯河北,真宗幸澶渊……契丹遂引去。 明年,召(丁谓)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 。)

  4. 苏义简(虚构人物):知枢密院事

  5. 曹利用:大理寺卿( 他的职务是假的: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 )

  6. 王钦若:资政殿大学士( 及还,累表愿解政事,罢为刑部侍郎、资政殿学士。准定其班在翰林学士下。 钦若诉于帝,复加“大”字,班承旨上。 )








历史上没有这次群众演员送牌匾事件,倒是有狂人“万岁”事件:

他日,(寇准)与温仲舒偕行,道逢狂人迎马呼万岁





一场“天灾”开始了……其实这场开封地区的天灾,历史上是在澶渊之盟前一年(1003年五月)爆发的,而不是澶渊之盟后。剧中这样处理,改变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澶渊之盟的时候,宋真宗的嫡子赵祐已经过世了(剧中为他续了几年)。

我个人猜测:也许是为了:

1、让辽国和北宋的战事,早些退出主线剧情(毕竟这是《大宋宫词》,不是“宋辽宫词”)而做的安排。

2、因为郭皇后在管理后宫,如果没有皇子的话会很尴尬:(王祐(赵祐)薨,真宗以绿车旄节迎养(赵允让)于禁中)。




我来列一个当时的顺位继承(剧中“宋辽战争结束”前):

  1. 二皇子赵祐(郭皇后嫡出)

  2. 大皇子赵吉(刘娥庶出)

  3. 皇帝的大哥赵元佐(同母兄,“弟终兄及”)

  4. 皇帝的四弟赵元份(兄终弟及)

我来估计一下过几集的顺位继承(本剧“天灾”后),在皇子二人(赵祐、赵吉)全部过世之后:

  1. 大哥,(同母兄)赵元佐(“弟终兄及”)

  2. 四弟,赵元份(兄终弟及)

  3. 侄子,赵元份的次子赵允让

PS:如果选择赵允让为新太子,那么赵元份就是北宋王朝的摄政王“载沣”

赵元佐和真宗皇帝的生母都是:元德皇后李氏



当然了,二皇子的过世(1003年5月31日 ),在本剧中想必是在所难免的。

这场天灾和随后的影响,让赵氏皇族的核心成员,在1003年和1004年初受到重创(补上他们的去世日期):

宋真宗在这一年时间内,失去了两个皇子(其中一个是嫡子),一个弟弟,一个继母。

1、二皇子赵祐(1003年5月31日)

2、另一位皇子(1003年6月15日,后十五日,皇子生两月者亦不育)

3、 兗王赵元杰(1003年七月癸丑,太保兼中书令兗王元杰薨 )

4、李太后 (1004年3月15日……万安皇太后疾未愈,帝亲调药饵,每对近臣,忧形于色,或稍加言,必流涕。以重赏购民间善医者,诏屡下。己亥,后崩于万安宫。)


(咸平六年 (1003 年),五月。)京城疫, 分遣内臣赐药。
左卫上将军信国公元祐(剧中的二皇子),孝恪敏悟,帝所钟爱。及被病,司天言月犯前星庶子星;帝忧之,屡设斋醮祈禳。是日( 1003年5月31日 )卒,才九岁,追封周王,谥悼献。后十五日,皇子生两月者亦不育,帝乃取宗室子(赵允让),养之宫中。
王祐(赵祐)薨,真宗以绿车旄节迎养(赵允让)于禁中。

濮王赵允让,也许马上就要出场入宫了。(剧中是虚构的老七赵旵)


赵元僖没有这么多后嗣吧?

长子:赵允宁信安僖简王

次子:次允怀,改允中,早卒

三子:赵允让,濮安懿王

一般来说,王妃怀的是第四子(剧中是第七子),也许因为随后……也挂了。


《大宋宫词》之剧情讨论(澶渊之盟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