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战斗机鼻祖—神火飞鸦
13世纪以后的中国元、明时代,火箭武器已有很大发展。到了16世纪,抗日名将戚继光已在军中大量装备火箭。箭长5尺以上,绑附火药筒,能远射300步,倭寇见之丧胆。这就是明朝军队所装备的火器。由火箭的反作用力向前推动,下绑两个火箭,上方类似飞机,外形整体像个现代微型战斗机,被一些明粉视为战斗机鼻祖。
明代史书上记载的军用火箭“神火飞鸦”外型如乌鸦,用细竹或芦苇编成,内部填充火药,鸦身两侧各装两支“起火”,“起火”的药筒底部和鸦身内的火药用药线相连。作战时,用“起火”的推力将飞鸦射至100丈开外,飞鸦落地时内部装的火药被点燃爆炸。爆炸时的飞鸦宛如今日的火箭弹。明代史书还记载了一种原始的火箭弹——震天雷炮,可依靠自身装药燃烧推进。名为“火龙出水”的军用火箭,专用于水战。竹筒制的龙内装火箭,外装“起火”。“起火”将龙身射至空中,又点燃龙身内的火箭,于是火箭再次射出。这已经相当于一种两级火箭了。

1594-1599年间古人制造的空中军事武器,该武器设有两只庞大的翅膀,通体跟乌鸦的形状类似,它的制作材料也非常的之简单,仅仅靠着竹子和芦苇编制而成,在底部装置有火箭筒和大量的火药。该武器使用的时候,强大的火药推力可将神火飞鸦推送至350米高空,落地的时候可自主发生爆炸,炸毁敌军军事基地,攻城的时候非常实用。神火飞鸦可以说世界上最早期的“无人轰炸机”了(火龙神器阵法记载)。
当然了,这种神火飞鸦面临气动性能不良,飞行轨迹难以掌握。 黑火药爆发力不足,难以实施爆破攻击。
神火飞鸦所携带的炸药量不足,估计很那对对方修筑牢固的城墙造成威胁。就算现在黄色炸药炸房子,也是要寻找房子支撑点施加爆破。

直到明末,火器也难以对明代坚固城墙造成威胁。明代火药喷射推进的武器有几十种之多,神火飞鸦只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被拿出来说而已,实战效果并没有很高。也就是作为纵火,焚烧地方物资,房屋,战船等作用存在。
在万历年间朝鲜之役,曾负责经略备倭的宋应昌,在他的《经略复国要编》中,记录的两种攻城火箭“毒火飞箭”和“明火飞箭”的用法:
一、各门既围,既宜铺设铁蒺藜数层在地,以防卫(倭)突出死战,周城遍布灭虏、虎蹲等炮,列以重兵固守,使倭不得越城潜突。若毒火神火等药及大将军炮须排布东南、东北二角及正南、正西、正北三面,射放可使城中到处遍及。若在一面便不能周。且以先后论之,盖当夜静诸倭睡熟,先将毒火飞箭射入薰之,及到醒觉受毒已深,复用明火飞箭射入烧之,诱倭出屋救火,随用大炮飞送铅铁子击之。此正兵家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乱之挠之之法也。

二、火炮既设,倭必固守,当於无风半夜先放毒火飞箭千万枝入城,盖夜半阴气凝结,火烟难散,倭虽雄壮怎禁毒气薰灼,受者呕吐眩晕,病卧难起。当此之时须悬重赏召死士,俟黎明时,每人含戚金所合解药二三丸,用艾主事所置布袋或盛米、或盛土、或盛沙石,再用柴草堆垛於上攀援登城,观其动静,如倭果中毒难动,砍门直入,否则再用毒火等类薰烧击搏。
说白了,这里的两种火箭组合,其实作用就是对敌人的一种袭扰和制造混乱,真正用以打击敌人的主力武器,依然是明军的火炮。方法归方法,实用归实用,“神火飞鸦”这样的火箭,是没有记录被用于野战的!其次,攻城火箭和野战用的单兵和车载火箭一样,都是作为一种辅助性质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