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22 英雄史观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2、英雄史观
也叫天才史观,主张英雄创造历史,是历史唯心主义。
英雄史观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认为英雄人物是天生的“圣贤”,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从而把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歪曲为帝王将相的历史,英雄伟人的历史。这是对历史的颠倒。
英雄史观是剥削制度的产物,由来已久。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代表孔丘和孟轲,为了挽救和复辟奴隶制,曾大肆鼓吹这种谬论。他们把“圣人”说成是“生而知之”的上等人,胡说“无君子莫治野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他们认为只有那些“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圣王”,才能平治天下。这种反动理论,为中国历代反动统治者所继承和提倡。曾国藩和蒋介石都嚎叫要“效法圣哲”,“崇拜英雄”,妄图以此阻挠历史前进。在西方,古希腊奴隶主贵族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最有智慧的哲学家是天生的统治者,应该做王。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黑格尔,胡说历史是体现“世界精神”的伟人创造的,人民是“一群无定形的东西”,只能追随这些“灵魂领导者”前进。十九世纪末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更是极端反动的英雄史观,成为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反动理论依据。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英雄史观无非是要证明“历史上产生的阶级差别是自然的差别,人们必须向天生的贵人和贤人屈膝”。“最后得出一个答案:应该由贵人、贤人和智者来统治。”[1][-]把反动的“天才论”作为反党的理论纲领。他鼓吹历史是“天才”、“英雄”们创造的,诬蔑人民群众是“马大哈”、“糊涂虫”。教员针锋相对地批判了这个谬论,并明确地提出了“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个区别两种历史观、两条思想路线的根本问题。以后,[-]又抛出了“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诡辩。他把“英雄”同群众并列和对立起来,实质上是要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实,他所谓的“英雄”,就是他那一伙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革命小丑。他自比天马,以“至贵”、“超人”自居,狂叫“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而对人民的伟大领袖却怀着刻骨的仇恨,进行恶毒的攻击和污蔑,充分暴露了他阴谋篡党夺权,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反革命野心。
教员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这是对奴隶们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的最精辟的概括。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历史,也创造了自己的英雄。任何英雄人物,只有依靠人民群众,依靠集体智慧,才能对历史的发展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307页。
[2]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9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