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限制AI芯片出口,华为有望借机崛起?
近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系列新规,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级人工智能(AI)芯片,包括用于科研和商业数据中心的芯片。
这一举措可能会给华为技术公司在其70亿美元的本土市场创造一个机会,因为这些限制会迫使英伟达公司(Nvidia)撤退,分析人士说。
英伟达历来是中国AI芯片的领先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90%。而华为等中国企业也一直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包括英伟达最畅销的A100和H100图形处理器(GPU)。
华为的昇腾AI芯片在原始计算能力方面与英伟达相当,分析人士和一些AI公司如中国的科大讯飞说2,但它们在性能方面仍然落后。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姜一帆说,中国企业的另一个关键制约因素是大多数项目都依赖于英伟达的芯片和软件生态系统,但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美国的限制而改变。
他在他的社交媒体微博账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这个美国举动,在我看来,实际上是给华为的昇腾芯片送了一个大礼”2。
然而,这个机会也伴随着几个挑战。许多尖端的AI项目都是用CUDA构建的,这是英伟达开创的一种流行的编程架构,它反过来又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态系统,能够训练出非常复杂的AI模型,如OpenAI的GPT-4。
华为自己的版本叫做CANN,分析人士说它在能够训练的AI模型方面要有限得多,这意味着华为的芯片远非英伟达的即插即用替代品。
前芯片设计高管转行咨询师的Woz Ahmed说,要想让华为从英伟达那里赢得中国客户,它必须复制英伟达创造的生态系统,包括支持客户将他们的数据和模型转移到华为自己的平台上。
知识产权也是一个问题,因为许多美国公司已经拥有了GPU的关键专利。他补充说:“要想做出接近英伟达水平的东西,至少需要5到10年。”
华为和英伟达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如果华为能够抢占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它可能会再次击败美国。自2019年以来,美国就一直以出口管制打击华为。
华为在当年推出了第一款昇腾GPU,这是该公司声称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之一——另一个是其鸿蒙操作系统。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中国的AI芯片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达到70亿美元,其中GPU占据了绝大部分。
英伟达的A100和H100芯片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AI芯片之一,它们可以在一个芯片上集成数百个核心,从而提供高达312 T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能力。
华为的昇腾910芯片也声称能够提供256 TFLOPS的计算能力,但它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内存带宽和功耗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华为的芯片还需要与其他组件如CPU和内存协同工作,这可能会增加成本和复杂性。
尽管如此,一些中国的AI公司已经开始使用华为的昇腾芯片,或者至少表示对它们感兴趣。
科大讯飞是中国最大的语音识别公司之一,它在今年6月发布了一款基于昇腾910芯片的服务器。该公司称,这款服务器可以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提供高效的AI服务。
另一家AI公司是商汤科技(SenseTime),它是中国最大的面部识别公司之一。该公司在今年4月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AI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包括使用昇腾芯片开发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除了华为之外,中国还有其他企业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如寒武纪、比特大陆、炬力智能等。这些公司也都受益于中国政府对本土芯片产业的大力支持。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正准备推出一项价值143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计划,以帮助其芯片企业应对美国的制裁和全球芯片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