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导演把漫威的角色设的都要比正义联盟弱?原因在这!
其实用“弱”这个字眼来形容漫威和DC宇宙中的超级英雄的实力强弱是不要太合适的,因为对于漫威来说,之所以设定出现如今看起来漫威英雄要普遍比DC电影中角色弱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漫威偏向与注重“平衡”设定!

对于DC和漫威宇宙的世界观设定来说,在大体上其实很多都有着类似的地方,但这其中,对于DC宇宙来说,整个电影宇宙中所展现的角色实力设定多数都是采用“核心”制的设定,这意味着即便是在一些“团队”型的作品中,也是会存在一些“特殊照顾”的角色设定。

这里面比较典型的就是此前被不少人吐槽的——
《正义联盟》

作为DC电影宇宙第一个在电影题材上采用“复联”形式的推出的“团队”类型作品,整部电影的风评其实算不上好,甚至在很多时候因为电影中对于“亲儿子”大超的实力设定,导致在电影中其他的正义联盟超级英雄看起来就像个“辅助”角色一样。

显然,对于这点来说,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在电影中,当大超还未复活的时候,包含蝙蝠侠在内的一帮正义联盟被boss荒原狼给各种教做人,整个正义联盟几乎没有办法在荒原狼手里获得战斗优势。

但是!
当大超复活上线之后,荒原狼瞬间被极限削弱,此前一个人单挑整个正义联盟的实力,在大超面前就像小孩子怼上一个成年人一样,战斗局面瞬间倒向了正义联盟一方。

那么——
面对电影中大超这种刚复活就一人单挑整个正义联盟,甚至在极速中依旧可以对闪电侠翻一个白眼,怼上荒原狼各种小菜一碟的操作,你认为整个电影会好看,或者是基于整个DC电影宇宙来说,会有一个良性发展吗?

回答显然是否的!
虽然,我们说并非是要DC将大超削弱到“普通”状态,“正义联盟”就一定会成功,也不是可以要去让DC平庸化大超,更多的,其实是想表达的是超级英雄的实力设定,如果注重“相对平衡”的话,其实更能够促进整个电影宇宙的不崩盘。

这一点对于漫威电影宇宙来说,其实就要做的比较个够,对此,咱们可以用2个维度来阐述:
【1】实力的平衡设定不意味着角色战斗力就“弱”。
对于超级英雄的实力设定,并不是说要只要可以的去设定“弱”,就能够保证整个电影宇宙的剧情观不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其实,这个“弱”另外一种解释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相对平衡”。

换句话说:
漫威要想让自己所有复联的超级英雄都变的和DC大超一样强悍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在设定这样的战斗力的前提中,需要一个足以承受的起这一量级的战斗力的剧情环境,同时,对于要注意周边其他角色实力的相对上线浮动。

而在整个漫威电影宇宙中,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角色的战斗力设定,在前三个阶段剧情中,其实大多数都是比较“低维”化的,在这一剧情环境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强如雷神,也只能够运用雷电等手段攻击,对于雷神深层次的实力挖掘并不清楚。

因此,这一时期,几乎雷神的存在几乎就定义了电影宇宙中复联战斗力的上限。
但是到了第三阶段结尾,漫威准备为第四阶段之后的能够接轨宇宙篇剧情开始做铺垫的时候,漫威开始慢慢“抬升”复联各个角色的战斗力以及一些隐藏的属性。
同样是以“雷神”为例,在《复联3-4》中的雷神,在“诸神黄昏”中觉醒了雷神之力之后,电影在随后开始进一步展现雷神的一些隐藏设定。

比如:雷神的体质足以扛住一整个中子星的能量输出!
这一种实力量级的展现,其实在早期的漫威电影设定中是很难看到的,而之所以在《复联3-4》中出现,就是因为漫威需要雷神在此前的剧情体量的不同阶段,能够去“适应”这个阶段的剧情承受力。

毕竟,如果一开始就让雷神展现了“无限战争”中的实力强度,那我们一开始所看到的“纽约大战”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设定了。

这也就是契合了我们前面说的,角色实力设定“弱”,不意味着这个角色就一成不变,更多的在漫威这里只是为了去“适应”剧情环境的承受力,避免出现剧情bug的情况。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复联”系列中出现“正义联盟”那样,大超战斗力一家独大到其他角色黯然失色的不合理设定。

【2】漫威更倾向于角色的“伴随剧情发展”!
对于看过漫威系列电影的粉丝来说,都清楚,在一开始漫威的战斗力普遍集中于“复联元老”这类级别,但是在涉及到宇宙篇的剧情时,或者说涉及到“无限宝石”以及灭霸的相关支线的时候,漫威出现的角色开始有“冒头”的节奏。

比如:惊奇队长。
其实对比漫威复联元老来说,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漫威在不断提升高层次战斗力角色的存在感,从一开始只有一个宇宙层次的雷神,到后来开始上线惊奇队长,这里面一方面是咱们前面说的剧情发展的需要和战斗力环境的承受力提升,另外一方面其实就是角色在不断自我发展。

简单来说:
漫威将自己的角色的定位一开始就不是以一个“完整”的姿态来展现,更多的是让这类角色有了一个“成长”的过程,所以,这就造成了漫威前期的角色看起来弱,但是伴随着剧情和时间的推移,这类角色会慢慢不断“成长”,实力也会慢慢强大。

这一点就好比钢铁侠的战甲一样,从一开始的物理战甲到后来的纳米战甲,这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角色“成长”设定。
不过,对比DC宇宙来说,漫威这种角色的“成长”不意味着角色会无限制的发展下去,更多的会有一个上限,在一个阶段的剧情环境中针对不同角色的属性,漫威会制定一个实力上线,比如钢铁侠的战甲即便是再升级,也是对不过灭霸这一层次。

但是,对于另外的惊奇队长等人来说,则是在“本质上”起点比钢铁侠高,成长区间也比钢铁侠等人大得多。
这就是漫威对于自己的超级英雄角色的一个“成长”机制。
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绯红女巫”——
从《复联2》中上线开始,绯红女巫所展现的实力其实算不上太过的强悍,但是伴随着《复联3-4》的剧情培育,绯红女巫的实力已经可以在“终局之战”中差一点一波带走灭霸,这就是角色和“剧情成长潜力”匹配的实力上限机制。

这就更别说,漫威已然官方实锤绯红女巫的潜力还没有全部开发出来,这意味着“差一点一波带走灭霸”并不是绯红女巫的巅峰实力设定,这在之后的《幻视旺达》以及《奇异博士2》中或许有新的展现。

同样的,这里面的绯红女巫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当年的“雷神”了。
现如今的“弱”也仅仅只是角色还在伴随着剧情不断的成长,毕竟如果一开始就让绯红女巫展现怼翻灭霸的战斗力,估计《复联2》中钢铁侠等人就得全部GG。

所以,总的来说:
漫威的现如今很多角色看起来说,也是因为漫威的电影宇宙相对发展较为系统和精密,因此,不能够过分的去展现某一个角色的“个性实力”,否则很大程度上就会造成其他的漫威角色的资源不足,以至于沦为“配角”。

这显然不是漫威想要看到的,漫威想要看到的是“百花齐放”,用一个个角色个体的细水长流汇聚成一条“大江”的姿态,而不是单纯的“一枝独秀”,这也是漫威现如今和DC电影宇宙差异或者说一开始的规划所不一样的地方。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