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CEO入狱,这家企业脱胎换骨后,成了多少电动车品牌的“宿敌”
一说到早高峰,除了能想象到北上广等城市拥堵的地铁之外,在济南、昆明等城市,还能看到一批“电动车大军”。不光机动车道堵车,非机动车道偶尔也会被堵得水泄不通。不过这种现象还是说明我国低碳出行的观念践行地非常好,那么说到低碳出行就得说到一个主角——电动车了。

我国电动车品牌可谓是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是以爱玛和雅迪为代表的老牌电动车厂商、另一派就是以小牛和九号为代表的智能电动车厂商了。在这些电动车品牌中有一个老网红,那就是小牛了。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前CEO入狱后,脱胎换骨的电动车企业——小牛电动。
1. 小牛电动前传
相信很多的网友都看到了太多李一男与小牛电动的故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前传。
小牛电动的创始人并不是李一男,而是胡依林。胡依林这个人可以说是小草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逆袭的典范。

胡依林17岁的时候从安徽只身前往上海打工,当时他身上只带了700元钱,各种脏活累活都干过。不仅在餐饮店刷过盘子,还在网吧当过网管。
但是他却是一个电脑发烧友,从小对电脑自学成才,后来就去了九成和我友网工作,之后更是在完全不懂英文的情况下通过了八轮面试成功入职微软中国。在离开微软之后,他又入职了设计领域的顶尖公司Frog Design。
在他27岁,因为买不到合适自己的鞋子而萌生了要做鞋的念头,于是敢想敢做的他辞去了高薪的设计师工作,创立了品牌UTLAB。但是后来由于和投资人意见分歧,这个品牌就没有继续做下去。
之后,胡依林再次回到了他熟悉的设计行业,与朋友开了一家设计公司。在一次骑摩托车游玩的过程中,胡依林观察到很多人都骑着电动车,而且那几年电动车厂商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和创新。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点儿什么,于是便写起了关于电动车的商业计划书,寻求投资人。

终于,胡依林的激情和信念感染了很多投资人,也吸引了一大批的顶尖人才加入小牛。这其中就包括李一男,而且在胡依林的邀请下,李一男出任了小牛的CEO。
但是后来李一男因为涉嫌内幕交易被公安局拘留,在他出狱后,只保留了股份。小牛的CEO职位由当时的COO李彦接任。
李彦擅长经营管理,胡依林则主管产品研发,前宝马设计师刘传凯专管工业设计,供应链副总裁何卫华和首席产品规划师刘成栋在小牛常州工厂把控供应链和产品生产规划。
在他们的努力下,小牛在成立之后的第四年就去了美国上市。

2. 这才叫做产品!
对于电动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电池。小牛电动就紧紧抓住这一个重点,再加上对用户痛点的了解,在政策红利的驱动下,小牛电动车在成立之初就将核心业务定在锂电池开发上。
为了能真正找到电动车电池的性能洼地,深挖电池电芯的放电临界点,小牛电动的研发团队对亿万条车辆大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
不仅如此,小牛电动还自主研发了增效聚能矩阵PACK,以及能够对电池进行智能管理的芯片,对充电状态下的电池进行算法运算,经过这一系列努力,小牛电动在续航、动力、寿命等方面真正实现了效能最大化。

经过对5年里产生的22亿公里、2600亿条出行数据反映出的骑行习惯进行分析,小牛电动深度定制智能芯片模组,在驾乘体验、里程等多个维度中找到动态平衡。如今的第7 代电池模组,相比小牛第一代系统,整体的续航里程已经提升了7%,而且使用寿命更长,动力也更强。
除了锂电池的研发,小牛电动还在智能系统上加以创新。现在,小牛电动的智能化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智能功能叠加了,而是已经形成了智慧核心武器——锐智™科技。

作为小牛电动智慧的灵魂,锐智™科技整合了小牛电动庞大的数据库、智能中央控制器等智能组合,使得小牛电动成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两轮出行工具。
如小牛电动每次骑行开始,便可实现云端互联,在物联网的驱动下,各分部设备可实现状态实时上报。而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算法,通过遍及车身的传感器,多维度采集和分析海量大数据,挖掘用户骑行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线的分布,从而提升产品体验及服务。
此外,智能中央控制器作为小牛电动的核心智能部分,可实现实时进化。
在锐智科技的助力下,用户可享受到更安全、更便捷、更健康、更有乐趣的智能体验,从而使得小牛电动变成了一个好用、好骑、聪明的出行帮手。
小牛的锂电化和科技化、智能化,才是与时俱进做产品的态度!

3. 整合营销方式,席卷市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在这部剧爆火之后,各种植入广告就应接不暇。小牛电动也在这部剧中插入了很多的广告。
从内容上来说,小牛植入的广告质量优秀,品质上乘;从创意上来说,广告的标语深度结合了剧情,没有硬性植入,不会让观众反感;再从广告的效果上来看,这种趣味的广告深深地结合了用户的兴趣点,给予了网友二次创作的空间,玩梗、造梗、自发性传播,产生了一波免费的流量。

当然,小牛除了在荧屏上投放大宗广告外,还结合了新媒体时代的玩法,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粉丝文明”。
小牛电动车凭借着庞大的用户基础,成功地建立了“牛油”,这是小牛电动车用户的自称,这一玩法有点儿像小米的“发烧友”。
牛油们常常自发组织活动,甚至成立牛油同城会,小牛在这其中扮演引导、支持、效劳的角色。这加深了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也让用户可以彼此交流用车体验。临时的用户运营,让小牛的用户更情愿为品牌着想,广东北宁同城会就自发创作了一首牛油会会歌。

用户的这些举动构成了口碑传达的正循环。经过用户运营,小牛成为电动车行业独有的具有粉丝文明的企业,也是科技企业中少有的将粉丝运营打形成企业优势的企业之一。可以说,小牛电动引领了电动车行业的粉丝文明,这也是小牛与传统电动车品牌最大的不同之一。
小牛的用户运营不仅仅重视吸引新用户,更注重老用户的价值。小牛会通过营销活动,给老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关于一个企业来说,维护好老用户可以进步复购率,还能靠老用户的口碑传达作用,吸引到新用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也是小牛做营销的成功之处。

小牛的出现,搅动了整个电动车市场,真正的起到了“鲶鱼”的作用,激励着其他竞争对手的升级和转型,也造福了更多的消费者!
忘了说了,小编也是“牛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