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垣崇祖 字敬远

2022-08-11 23:29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垣崇祖 字敬远
 


垣崇祖(440年~483年),字敬远,下郅(治在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人。先祖在石虎时从略阳迁徙到邺。曾祖垣敞,曾任慕容德伪吏部尚书。祖父垣苗,在宋武帝征讨广固时,率部下归降,便在下邳安家,官至龙骧将军、汝南、新蔡太守。父亲垣询之,为积射将军,宋孝武帝时为国捐躯,赠冀州刺史。
垣崇祖四岁时,就很有才能和谋略,他的伯父豫州刺史垣护之对宗族人说:“这孩子必将使我们门户大发光彩,你们都赶不上他。”刺史刘道隆聘请崇祖做主簿,待遇很优厚。后被任命为新安王国上将军。景和时期,刘道隆请求出任梁州,并启禀皇上要求转任崇祖为义阳王征北行参军,与道隆同行,被派还下邳召募人马。
宋明帝即位后,刘道隆被诛。薛安都拥护刘子业之弟刘子勋,举兵讨伐刘彧,兵败而归附北魏,垣崇祖亦随其北奔。事平后南归,依附当时镇守淮阴的萧道成,两人意气相投,深相交结。在萧齐建国之后,垣崇祖都督司、豫二州军事,任州刺史。第二年,北魏号称二十万大军大举入寇寿春,垣崇祖定计在城外筑堰,用水攻大败敌军,紧接着又在下蔡再次击败北魏军,巩固了萧齐在淮河一带的领土,萧道成将其比作韩信、白起。齐武帝萧赜位后,因垣崇祖是萧道成故旧,从前做太子时又与垣崇祖有旧怨,恐难以制约,便以谋反之罪将其与另一位大臣荀伯玉一起诛杀。






统帅 B+
(垣崇祖陈力疆埸,以韩、白自许。时齐高帝新践阼,恐魏致讨,以为军冲必在寿春,非崇祖莫可为捍。及寿阳之战,崇祖乃决堰,敌大溃。)
武力 B
(垣崇祖有武勇,尝以马槊陷阵。)
军谋 B+
(垣崇祖尝浮舟舸于朐山边海,虏遣步骑二万袭崇祖。崇祖还,遣腹心唱“艾塘义人已得破虏,须戍军速往,相助逐退”。船中人果喜,争上岸。崇祖引入据城,遣羸弱入岛,令人持两炬火登山鼓叫。虏参骑谓其军备甚盛,乃退。建元时,虏遣郁豆眷及刘昶马步号二十万,寇寿春。崇祖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堰北起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虏众由西道集堰南,分军东路肉薄攻小城。崇祖著白纱帽,肩舆上城,手自转式。至日晡时,决小史埭。水势奔下,虏攻城之众,漂坠堑中,人马溺死数千人,众皆退走。)
智略 B-
(垣崇祖有干略。及遇高帝于淮阴,帝以其武勇,善待之。崇祖谓皇甫肃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谓千载一时。”遂密布诚节。高帝威名已著,宋明帝尤所忌疾,征为黄门郎,规害高帝,崇祖建策以免,由是甚见亲,参豫密谋。初,豫章王有盛宠,世祖在东宫,崇祖不自附结。及破虏,诏使还朝,与共密议。世祖疑之,曲加礼待,崇祖拜谢。崇祖去后,上复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世祖以崇祖心诚不实,衔之。太祖崩,虑崇祖为异,便令内转。永明元年,诏称其与荀伯玉构扇边荒,诛之。)
内政 C
(垣崇祖尝修治芍陂田。)
魅力 B-
(垣崇祖年十四,伯父豫州刺史护之谓门宗曰:“此儿必大成吾门,汝等不及也。”及遇高帝,祗奉甚至,立勋豫牧。帝亦情好日隆。初,崇祖在淮阴见上,便自比韩信、白起,咸不信,唯帝独许之。及破虏启至,上谓朝臣曰:“崇祖许为我制虏,果如其言。其恒自拟韩、白,今真其人也”。)


全史人物评鉴-垣崇祖 字敬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