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认知赚钱
最近我听到身边的人都在和我谈认知,最多的声音是: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的钱,除非靠运气,但是靠运气来的也会靠实力丢掉[嘘] 我也来归纳总结抄袭一下自己对认知的误区,我想认知应该不仅仅是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社会最公平的地方在于一旦你的认知和你的财富不匹配,社会就有100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互相匹配为止。 我仔细检查自己犯过的错误或者失去的各种机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带来的,而不是别人蓄意破坏,更不是环境带来的。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对抗自己认知局限的过程。认知越高——越客观。认知越低——越主观/有偏见/喜欢盲从容易被拉拢。《教父》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我拿销售产品举例子:有时候大众可能不一定要的只是好的产品。所以千万不要把你认为的真相强加于人,也不要把你所认为的价值和好产品给他们,大众有时候只需要理解他们抚慰他们,让他们活在希望里。比如减肥这件事,你让想减肥的人看见希望比你的产品好更有说服力。 从击鼓传花效应来理解认知:如果有人问你给他100块他就教你赚1000块的方法,你是否愿意,当你给他100块,他告诉你马上去找10个像你一样的傻瓜。如此合理又如此荒唐。但是当他讲的话不能超出你的认知范围,就忽悠不了你。这就是从高认知到低认知依次传递,传到你这里是必然。 从职场规则来理解: 规则可以用来遵守也可以用来打破,没有规矩社会不能发展,但是墨守成规更不会发展。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过红绿灯人数凑够红灯也能过,关键看你能不能凑够人,能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我理解为,规则也是高认知给低认知设计的行为路径。 从娱乐理解: 承认这是算法时代,很多人抛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生活有点苦,人们正在抛弃一切深刻的东西,比如文学哲学心理学,这些太沉重了,这样导致算法根据你的行为,算出你的喜好,不断推送。我们也用短视频等类似东西就行自我麻醉,短暂却乐此不疲,因为内容可以持续更新。我们懒得去选择去辨别,最后1%的人有思想就够了,这些人引领社会进步。给剩下的99%的人制定好规则,让99%的人自己玩耍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到底什么是认知,我们有没有在提高它。 我理解为,自然是学习,但有些人表面是学习,实则在找捷径而已。有文化≠有才华。有才华≠有智慧。从而推导出认知的本质是智慧。然而知识只是智慧的基础。加上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写在最后:愿你翻阅千山归来仍是少年